贵州民族民间活态儿童文学中的童谣史学论文目录

童瑶 侗族 2023-10-13 17:04

贵州民族民间活态儿童文学中的童谣史学论文目录一、贵州民族民间童谣文化蕴涵丰富二、贵州民间童谣与贵州各民族风俗民情七月半/鬼乱窜/请老人/吃新饭十字童谣须出现的十个数字,此童谣多用谐音字相代替一二三四五/大家来挖土/六七八九十/大家坐起吃一二三四五/仙姑来辛苦/三四五六七/仙姑来坐席/五六七八九/仙姑来吃酒三、贵州民间童谣与周边地域文化的交融一颗豆子圆又圆/推成豆腐卖成钱/人人说我的生意小/小小生意赚大钱四、结语正文摘要:贵州民族民间童谣是多元族群共生的贵州民族民间“原生活态儿童文学”形式之一,自远古起就活跃于民间百姓(特别是孩童)的口耳相传和歌者、说者的通神语境,以及巫师的祝告祷告行为之中,以口口相传的方式在贵州各民族孩童中代代传承。梳理多元族群共生的贵州原生活态儿童文学中的童谣及其文化蕴涵,是建立贵州本土儿童文学史新观念的起点之一关键字:贵州民间童谣活态儿童文学童谣是一种“歌谣体”诗歌,原是民间口头文学的一个种类,也是儿童文学的一个种类。主要在儿童中流传、具有儿童喜闻乐见特点的童谣,历史极其悠久。民间童谣基本上没有很明确的范畴和界限,凡是民谣中适合孩童听与唱的歌谣都可以归类为童谣。民间童谣内容或深或浅,有的内容儿童是能够欣赏的,有的内容或许儿童欣赏不了,但儿童却是可以念诵的、吟唱的。

民间童谣的创作者未必是儿童,不论是成人为儿童制作,或是本属于成人的歌谣,只要儿童乐于接受或模仿,而又活跃于儿童口耳之间的,都可以将它视为童谣。民间童谣通常带着浓厚的地方特色,音节和谐,富有极强的节奏和独特的韵律,形式一般较简短,读来朗朗上口。民间童谣多带滑稽性、喜剧性,诙谐幽默,欢快明朗,和儿童迅速成长的存在状态相一致,有着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一九二三年一月,胡适就在《发刊宣言》中说过:“在历史的眼光里,今日民间小儿女的歌谣,和《诗三百篇》有同等的位置。中国关于童谣最早的记载,当是《列子?仲尼》篇:“尧微服游于康衢,闻儿童谣。”童谣实际产生、流传,当比上述记载要早得多。贵州地域是中华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根据推想,有人类就有语言,有语言就有韵文,有韵文就有歌谣,有歌谣就有童谣。比如贵州民族民间多元族群共生的古老的“催眠童谣”、“时政童谣”(“谶谣”)、“风俗童谣”、“劳动童谣”、“生活故事童谣”和幻想色彩较浓厚的“童话故事童谣”等等,其“原始性”成分就很浓。如黔东南部侗族民众中流传的催眠童谣《哄儿歌》,劳动童谣《快长》《手拉手》。从三首童谣两字句和三字句的句式形式和其内容反映的原始社会的生活、劳动分配方式等文化蕴涵来看,无疑是世界上最早的童谣作品之一。

贵州民族民间童谣十分丰富,类别就有近三十种之多。其最古老的作品,既可以证明上述推论,也可以说明,处于人类童年时代的贵州原始初民,以及尚未开化、半开化的乡野村夫,精神上文化上的趣味或近似儿童,其歌谣总体上是有着某种“儿童性”的,是非常宝贵的“原生活态儿童文学”之一。一、贵州民族民间童谣文化蕴涵丰富贵州民族民间童谣的蕴涵极为丰富。它是民间口头韵文学,属民歌的一种。在贵州民间,童谣以原生活态的状况自由发展着。原生活态的状况,指童谣的传递是在伙伴中特别是在伙伴的游戏中进行的,它的传递交流着声音信息、肢体信息、表情信息等,所以它集伙伴智慧,具生命活力,存集体共性,去个性风格,带变异性质,无固定“版本”。贵州传统童谣是民间文学,是非官方、非主流的文化形态,主要使用口语创作童谣与民俗文化,主要受体是没有多大文化的劳动大众和孩童,因而更多地反映下层劳动者和孩童的生活,表达下层劳动者和孩童的情感和他们的审美情趣。这些都在童谣内容中反映出来。如黔东北部“生活故事童谣”《吃黄鳝》,黔中部贵阳“谶谣”《鸡毛飞上天》,黔东北部“风俗童谣”《爆虼蚤》等,既反映下层劳动者生活的艰辛和苦难,也反映他们不屈的抗争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特别是将民间文学特有的刚劲质朴和儿童天生的蓬勃向上精神统一起来,色调明朗,显示出这一植根于民间厚土的艺术生命活力。即使是进入了文明社会中,贵州民族民间童谣在很大程度上主要在“没有多少文化”、“半开化”的孩童中流传,而且其传播方式在相当一部分孩童中主要是第一传播媒介――口头语言。因此,童谣的叙述方式自然主要建立在以口头语言为媒介的“念”、“诵”、“唱”、“听”的传播方式基础上。因为贴近民间口语,贵州民族民间童谣和方言的联系非常紧密。欧洲人编童谣集的通例,将童谣分为“母戏母歌”与“儿戏儿歌”两部。以母亲或儿童自己主动为断,单言“童谣”,兼包两种,与“母歌”对举,则为儿童自作自唱之歌(参见钟敬文先生《孩子们的歌声》序)。“母戏母歌”即所谓抚育孩童的歌,也称“母歌”、“育儿歌”、“抚儿歌”。“母歌”是母亲用来哺育孩童成长的最普遍的一种口头文学形式,也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最早接触的文学形式。自有人类,就有“母歌”。孩童一出世,母亲便要将他楼在怀里,为他歌唱,这就是最早的童谣,即“母歌”。如黔东南部侗族中流传至今的催眠童谣《哄儿歌》,就是一首产生于侗族民众中的反映原始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妇女抚育孩童的古老摇篮曲,堪称世界最早的摇篮曲之一。

《哄儿歌》全诗只有两句:“啊哈哈/怜爱啊”。这两句歌词只有“怜爱”两个音节是有实际意义的,内容单纯,用韵柔和,不用响亮级韵。它把我们带到了很久很久以前,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母亲,将自己的孩童放于藤蔓编织的摇篮之中,轻轻摇动,轻轻哼唱“催眠曲”,这摇篮犹如母亲的怀抱,孩童享受着温馨、柔和的声音和轻轻地摇动,感到了环境的友善、安全,产生了对环境的信赖感。在这环境的作用下,孩童安静地、慢慢地入睡了。当然,《哄儿歌》营造出的这种环境氛围的作用,不只局限在催眠方面。孩童生活在这样的具体环境中,心理、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是会受到影响的。《哄儿歌》节奏柔和,内容朴素自然,很像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妇女们在养育后代时反复吟唱的原始歌谣,是一首被称之为“母歌”的摇篮曲。黔西部彝族催眠童谣《幺幺悄悄睡》也是催眠童谣,却是母亲为自己而唱的“母歌”。其歌词成人懂孩童不懂,既表达了母亲对孩童的爱抚、安慰,也表达出母亲无处诉说的幽思与慨叹。其语言通俗流畅、深情,充满温暖感、期待感。母亲对孩童命运前途的祝福和希冀,也是对自己未来的祝福和希冀。因此母亲哼唱摇篮曲,常常触景生情、因境而发、即兴吟唱,其声音和摇篮曲曲调一样童谣与民俗文化,温馨、柔和、深情,常带一些具有自然韵律和节奏的辅助性衬字,以表达复沓的旋律和明快的节奏,使声音轻快、悦耳。

这样的声音充满幸福感(有时或许也有伤感)。还有一种摇篮般轻轻晃动的感觉,使这种“谣”具有浓郁的“诗”味。贵州民间童谣中,也有相当部分为孩童自戏自唱的,称“儿戏儿歌”。如黔中部“游戏童谣”《蒙猫儿》、《编花篮》、《猜中中》等。黔东南部侗族中流传“劳动童谣”。劳动,侗族语言叫“耶共”()。如贵州民族出版社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出版《侗族文学史》就载有“耶共”这是一首现在仍流传在贵州黎平、榕江、从江等侗族地区的《拉木耶》。具有实际意义的歌词只有“鱼下滩/爪跟个/咱拉木/脚跟脚”。 其余的是只具有语音意义的衬词,由一字衬到二字衬。这正是鲁迅先 生所谓“杭育杭育派”作品。这样的作品还有同上书中的《嘿呼拉》 哈哈号/嘿呼拉/齐用力/嘿呼拉/莫玩耍/嘿呼拉/柱头大/嘿呼拉/立 此作品的衬词发展成为三字衬。实际内容也多了些描写:“齐用力/莫玩耍/柱头大/立新楼”。侗族地区还有在内容和形式 上都与“耶”有相近之处的童谣,如《侗族文学资料》第五集载有 有股/喜盈盈/人有份/笑嘻嘻/手拉手/喊乌呼/脚跟脚/歌来合 这些童谣可以齐诵,也可以一人领,众人合。从“进山/找兽/下 河,找鱼”的内容看,很像是反映原始社会人们渔猎生活的情景,当 是当时的社会生产内容,从现在侗族还有男子上山打猎,妇女下河捞 鱼的遗风来看,“公上山/把兽赶/奶下河,把鱼捉”大约便是当时社 会的分工。

“公得肉/分众友/奶得鱼/分不留/人有股,喜盈盈/人有份 /笑嘻嘻”、“得肉/分串/得鱼/分吃”想来也是当时社会的原始的分 配方式,就是至今,贵州从江县的“九洞”一带的侗族待客,也还保 持有一种分发“串肉”的习俗。而“手拉手/喊乌呼/脚跟脚/歌来 合”,则是人们在“分吃”之后“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欢快情景 了。古老的两字句式和三字句式,精练的语言,自由的音韵,简单的 结构,构成了两个作品的独特风格。 贵州各少数民族民间童谣,与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童谣(儿歌)相比 较,其差别在于,贵州少数民族民间童谣多是多元族群互动的民间口 传童谣文学,是包括各少数民族在内的所有民族民间童谣的总汇,而 不是像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的主流童谣(儿歌)一样,是单一的,西方 化成分、“套路化”成分和教训性成分都很浓的汉字书面童谣(儿 歌)。贵州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族群的儿童文化观不尽相同,各民族 的童谣,都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形式以及深厚的文化蕴涵,显示出 它独有的本土优长和特色。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族群的童谣,都有自 己发生、发展的历史。所有民族的童谣以各自特有的进程,与其他体 裁的民族民间儿童文学、书面儿童文学作品一起,共同汇成了各民族 儿童文学丰沛的历史长河。

贵州各民族民间童谣在长期的共同发展过 程中,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借鉴,互相推动,各民族民间童谣 异彩交辉,相融并进,使得各少数民族地域的民间童谣具有了历史悠 远的、多元化的民族文化蕴涵和极为深厚、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特 二、贵州民间童谣与贵州各民族风俗民情贵州是多民族省份,每个民族、族群都有着自己的民族风俗习惯。 这些民族风俗习惯,常与童谣紧密相融在一起,笔者称之为“风俗童 谣”。“风俗童谣”是向孩童传授民族风俗民情、季节时令、婚丧嫁 娶、求雨祝祷等经验知识的童谣,在贵州民间流传很广。如黔东北部 流传的风俗童谣《爆虼蚤》 爆虼蚤/爆虼蚤/爆到那边去咬王二嫂/王二嫂/没得法/弄撮箕撮扫 帚扫/扫不干净还要扫 “爆虼蚤”是居住在黔东北部的土家族族群传统中的一种傩仪性质 的活动。“爆虼蚤”活动最受孩童们的欢迎。过大年的日子,孩童们 从山野采集一种植物的叶子,丢入火中,响如爆竹,称“爆虼蚤 叶”。大家一边往火里扔“爆虼蚤叶”,一边念“爆虼蚤”童谣。黔 中部安顺“屯堡人”族群,每年正月十五为孩童庆祝“儿童节”的活 动中,也有与“爆虼蚤”类似的风俗。黔东北部流传的《九九重阳 节》是有关节日的土家族风俗童谣,是在表演打糍粑傩仪时嘴里念诵 重阳不打粑/老虎咬他妈/重阳不推豆腐/老虎咬他舅母从童谣内容可以知道黔东北部土家族过重阳节要打糍粑、做豆腐的 风俗民情。

黔北部余庆县流传的《炒虫菜》是有关农事活动的傩仪性 质的风俗童谣: 炒炒炒/是虫都炒死/是虫都吃光/来年庄稼长得好/谷吊吊有尺把长 从童谣内容可以知道黔北部余庆县土家族播种前有诅咒害虫的风俗 民情。黔东北部流传的土家族风俗童谣《正月十四掩毛虫》,也是有 关农事活动的傩仪性质的风俗童谣,“掩毛虫”是用草木灰把毛虫覆 盖闷死: 掩毛虫/掩死你/你上天/雷打你/你下来/火烧你/你钻孔/蛇咬你/你 上树/鸟啄你/你下河/ 淹死你/你进屋/掩死你 黔东北部流传的《请火神娘娘》是在表演请火神傩仪时念诵的风俗 童谣: 火神娘娘/你要来/快快来/不在阴山背后来/前头来/骑花马/后头来 骑白马/花马骑在龙 头河/白马骑在九枪岩/门神老爷不拦路/灶神老爷请进来 从童谣中可以知道黔东北部“请火神”的风俗民情。日常生活中具 体的符号都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空间的限制突破不了,其在历史 时间里也不是永恒不变的。但因族群因素、环境因素的不同,使这种 因时间而变化的速度不同。黔东北部土家族族群的“爆虼蚤”、“请 火神娘娘”、“打糍粑”、“炒虫菜”、“掩毛虫”傩仪,无疑都是 土家族人日常生活中一种具体的符号,就因族群因素、环境因素与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