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秋拍预览|《力命》第八右新书

目录 书目 2023-08-20 13:05

国 学 基 础;引言:;引言:;目录学概要;一、目录和目录学 ;一、目录和目录学;天瑞第一、黄帝第二、周穆王第三、仲尼第四、汤问第五、力命第六、杨朱第七、说符第八右新书定著八章。护左都水使者光禄大臣向言:所校中书《列子》五篇国学概论集部导论,臣向与长社尉臣参校雠,太常书三篇、太史书四篇、臣向书六篇、臣参书二篇,内外书凡二十篇,以校。除复重十二篇,定著八篇。中书多,外书少,章乱布在诸篇中。或字误,以“尽”为“进”,以“贤”为“形”,如此者众。及在新书有栈,校雠从中书,已定,皆以杀青,书可缮写。列子者,郑人也,与郑缪公同时,盖有道者也。其学本于黄帝、老子,号曰道家。道家者,秉要执本,清虚无为。及其治身接物,务崇不競,合于六经。而《穆王》、《汤问》二篇,迂诞恢诡,非君子之言也。至于《力命》篇一推分命,《扬子》之篇唯贵放逸,二义乖背,不似一家之书,然各有所明,亦有可观者。孝景皇帝,贵黄老术,此书颇行于世。及后遗落,散在民间,未有传者,且多寓言,与庄周相类,故太史公司马迁不为列传。谨第录,臣向昧死上。护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臣向所校列子书录,永始三年八月壬寅上。;一、目录和目录学;二、古籍目录著录体例;二、古籍目录著录体例 ;(一)、书名;(一)、书名;(一)、书名;(一)、书名;(一)、书名;(一)、书名;(一)、书名;(一)、书名;(一)、书名;(二)、篇卷;(二)、篇卷;(二)、篇卷;(二)、篇卷;(二)、篇卷;(二)、篇卷;(二)、篇卷;(二)、篇卷;(三)、版本;(四)、真伪;(四)、真伪;(五)、存佚;(五)、存佚;(五)、存佚;(五)、存佚;(六)、著作者;(六)、著作者;(六)、著作者;(六)、著作者;(六)、著作者;(六)、著作者;二、古籍目录著录体例;三、目录分类;(一)、书籍分类;六艺略收入先秦及秦至东汉初的儒家经典及六经读物。

下分:《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诸子略收入先秦及秦至东汉初的诸子百家著作。下分十家: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其中小说家不入诸子之流,所以称为“十家九流”。兵书略收入军事理论与实践的著作。下分: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数术略收入阴阳术数的著作。下分: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方技略收入神仙方技的著作。下分:医经、经方、房中、神仙。诗赋略收入歌词与辞赋创作。下分:赋,屈原之属、陆贾之属、荀卿之属、杂赋;歌诗(歌词)。 ;《汉志》六大类涵盖汉代当时的知识结构观念,而贯串其中的则是为巩固封建帝国社会服务的儒家经典文化思想。 “不通《汉书·艺文志》,不可以读天下书。《艺文志》者,学问之眉目,著述之门户也。”——清代王鸣盛《十七史商榷·汉书十六·汉艺文志考证》引金榜语 ;(一)、书籍分类;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丙部则是从《汉志》的六艺略中的《春秋》类独立出来的史书,其原因是史书的体制与撰述在汉代已趋发达繁荣,书籍甚多,所以从六艺略分出来,自成一大类。同时把供治政参考的类书《皇览》也附入其类,于是成为后世的史部。

圣经新约概论导论_国学概论集部导论_物理学导论概论

至于丁部是诗赋略的扩充,加上汉以后的图像赞颂,便是后世的集部。 ;(一)、书籍分类;(一)、书籍分类;(一)、书籍分类;(一)、书籍分类;(一)、书籍分类;其他书籍分类法;阮孝绪《七录》是五分法,也已佚失,唐释道宣编《广弘明集》收有《七录序》,存其分类,共五部,附佛法、仙道二录,总称七录:经典录内篇一:易部、尚书部、诗部、礼部、乐部、春秋部、论语部、孝经部、小学部。记传录内篇二:国史部、注历部、旧事部、职官部、仪典部、法制部、伪史部、杂传部、鬼神部、土地部、谱状部、簿录部。子兵录内篇三:儒部、道部、阴阳部、法部、名部、墨部、纵横部、杂部、农部、小说部、兵部。文集录内篇四:楚辞部、别集部、总集部、杂文部。术技部内篇五:天文部、纬谶部、历算部、五行部、卜筮部、杂占部、形法部、医经部、经方部、杂艺部。佛法录外篇一:戒律部、禅定部、智慧部、疑似部、论记部。仙道录外篇二:经戒部、服饵部、房中部、符图部。;(二)、书目分类法;(二)、书目分类法;(1)据编目者分类;(2)据目录结构分类;(3)据编制目的与收录范围分类;四、书目举例;1、官修目录;最重要的是《四库全书总目》。《四库总目》共收书3461种、79309卷。

另附《存目》,仅存书目,不收其书,有6793种、9355l卷,大体包罗清乾隆以前的重要古籍。 ;《四库》为四部分类,计:经部10类,史部15类,子部14类,集部5类。流派琐碎,再分细目。每类下录书按时代先后排列,而以历代帝王书冠于各代书籍之首,从《隋书·经籍志》体例。《四库》四部之首都有“总序”,概括此类学术的源流正变。其43小类之首,各有小序,叙述此小类著述的归并演变,以分析条目。倘若小序不完备,有所未周,则在子目下或本条下补案语以说明通变。;《四库》著录每种书籍下都有提要。四库提要有明确规范,其《凡例》说:先列作者之爵里以论世知人,次考本书之得失,权众说之异同,以及文字增删,篇帙分合,皆详为订辨,巨细不遗。而人品学术之醇疵,国纪朝章之法戒,亦未尝不各昭彰瘅,用著劝惩。;2、史志目录;其中重要的是《汉书·艺文志》与《隋书·经籍志》。《汉志》著录为六略38种596家13269卷,是了解先秦古籍必修的目录书。《隋志》著录为14466部89666卷,其中著录隋朝藏书,同时反映六朝书籍变动情况,是了解汉魏六朝及隋的书籍情况的必备目录书。 《明史·艺文志》是在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基础上编成的,与以前史志目录纪历朝典藏不同,只著录明代的著述。

圣经新约概论导论_国学概论集部导论_物理学导论概论

;历代史志目录有的有遗漏,有的没有编撰。后世学者有补不足的,也有补志的。前者如清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拾补》6卷,共补入285家,317部;又如张鹏-《隋志经籍志补》2卷,补入279部,另杂文30篇。后者如姚振宗《后汉书·艺文志》4卷,共补东汉人著述l109部,分为四部42类,另佛道2类;姚振宗又有《三国艺文志》,编得1122部。其余24史中无艺文志者,如《晋书》、《南北史》、《南齐书》、《五代史》、《辽史》、《金史》、《元史》等,都有学者编撰补志,可备查考。 ;此外有两种类书的书目,学者称为“通史式的史志目录”,即南宋郑樵《通志》的《艺文略》8卷和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的《经籍考》76卷。比较起来,《文献通考·经籍考》更为有用。;《通志·艺文略》据宋代以前各类目录,包括《汉志》、《隋志》、新旧《唐志》、《崇文总目》、馆阁《四库书目》以及道藏目录等等,不分存佚,全都著录,总分12大类100家422种。依时代先后,共录书10912部、卷。它是宋代自具特色的一种目录。古今通录,分类甚细,数量最多,但无大序、小序,间有注释。;《通考·经籍考》共著录自古至宋元间的书籍约5000种,采四部分类。

它是辑录体,其叙录解题主要辑录《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的提要,兼引《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以及宋代的几种史志与官修目录,如《三朝(太祖、太宗、真宗)国史艺文志》、《两朝(仁宗、英宗)国史艺文志》、《四朝(神宗、哲宗、徽宗、钦宗)国史艺文志》、《中兴(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国史艺文志》、《崇文总目》、《通志·艺文略》、诸史列传、各书序言以及文集有关文字等等。著录书籍都有辑录的解题,各类都有辑录的小序,都无新见,然而搜辑了文献有关资料,保存了许多佚书资料,所以有用,可作为工具书使用。;3、私家目录;明、清私家目录甚多。总的看来,它们对于整理先秦秦汉古籍有一定参考作用,便于考察、搜集有关书籍。明清私家目录比较明显的发展是,版本目录日益重视,当代著述地位突出,俗文学作品著录甚有贡献。;明代著名目录:朱勘美《西亭中尉万卷堂书目》16卷叶盛《菉竹堂书目》6卷李廷相《李蒲汀家藏书目》2卷陈第《世善堂藏书目》2卷晁瑮《宝文堂分类书目》3卷高儒《百川书志》20卷李如一《得月楼书目》1卷祁承?《澹生堂藏书目》14卷徐(火勃)《红雨楼书目》7卷钱谦益《绛云搂书目》4卷黄虞稷《千顷堂书目》32卷赵用贤《赵定宇书目》不分卷赵琦美《脉望馆书目》不分卷;清代藏书家很多国学概论集部导论,著名书目也很多: 钱曾《述古堂书目》4卷、《也是园藏书目》10卷、《读书敏求记》4卷毛扆《汲古阁珍藏秘本书目》1卷徐乾学《传是楼书目》8卷吴骞《拜经楼藏书题跋记》6卷黄丕烈《荛圃藏书题识》10卷、《续录》4卷、《再续录》3卷孙星衍《孙氏祠堂书目》内编4卷、外编3卷汪绮《振绮堂书目》6卷张金吾《爱目精庐藏书志》40卷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24卷杨绍和《海源阁藏书》1卷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120卷、续志4卷(1907年全部转售于日本岩崎氏静嘉堂文库 )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40卷李盛铎《木樨轩藏书题记及书录》 ;4、其他目录;专类目录:由于科学研究发达,专科目录应运而生,依照专科研究需要而编制的目录不胜枚举。依类而言,如依四部分类编的经学书目录、史学书目录、诸子学书目录,又如依当代学科分类编的文学书目录,依特需编的禁毁书目录、鬻卖书目录、引用书目录、推荐书目录、个人著作目录以及书目的目录,等等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