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和歌剧都应算在舞台上的舞台剧之中

戏剧 歌剧 2024-02-07 15:04

首先,舞台剧的定义是呈现于舞台上的戏剧艺术,所以戏曲和歌剧都应算在舞台剧之中。舞台剧是一个大概念,因此不应该拿来和京剧、歌剧比较。

下面比较一下戏曲和歌剧。

总体来说,它们都是综合艺术。

中国戏曲(尤其以昆曲京剧为代表)有三大特点:1.综合性;2.虚拟性;3.程式化。这三点和西方歌剧具有非常显著的不同。

先从综合性来说。戏曲和歌剧虽然都是综合的艺术,但歌剧主要侧重于歌。在传统的歌剧中,没有“念白”现象戏曲念白和话剧的差别演员的每句台词都有旋律。而后来歌剧更加世俗化,就产生了“念白”,比如《魔笛》。但歌剧中的念白和戏曲中的念白是截然不同的,歌剧的念白只起到辅助作用,并不像戏曲中的念白那么吃功夫,念白在戏曲中的地位显然高于歌剧。

再说虚拟性。我们看歌剧的舞美布置往往细致、宏大、真实。好比大都会歌剧院版的《阿依达》,演到凯旋的时候,甚至有演员骑了真马上舞台。而这在中国戏曲中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中国戏曲中讲一桌二椅,三五人可做千军万马,四五步如行四海九洲。不需要太多的道具,演员通过表演就可以让观众看懂他们在演什么。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靠的就是第三点:程式化。

程式化是中国戏曲之中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演员在舞台上的一举一动戏曲念白和话剧的差别,处处都要程式化。它是对日常生活的一个艺术化的总结,一种凝炼。我喜欢把这些程式化的片段当作成语典故来理解。比如,我说一个“揠苗助长”,别人立刻就能想到这后面的故事。戏曲很相似,一个程式化动作,观众立刻就知道演员在干什么。

除此之外,中国的戏曲艺术是“角儿”的艺术,是以演员为核心的。戏曲的流派也是角儿的流派,比如京剧里梅尚程荀、越剧里徐尹范陆等;而歌剧流派的划分更多来源于音乐风格。这一点也是二者的显著不同。

相较歌剧而言,中国戏曲还有很强的“间离”特点,即演员在舞台上与角色并不是完全重合的,演员可以跳出角色。(这一点是我很早之前在一篇文章上看的,就个人经理而言,上述现象应当比较古早。)

最后还有一点,非常有意思。

中国戏曲中的行当划分不以性别为基础。乾旦坤生,这在中国戏曲中是非常常见的。但歌剧就不存在这种情况。有的人说,《费加罗的婚礼》中凯鲁比诺是一个男性角色,却让女人来演,这难道不是“坤生”吗?不是的,这是因为凯鲁比诺这个角色就是一个次女高音(女中音),这个角色只能由次女高音来演。更详细一些,我们中国戏曲演杨四郎,芋圆和瑜老板都可以演,而不是说只能让女人演男人不能演。

再有就是戏曲和歌剧唱法不同,歌剧用美声演唱,戏曲……方法很多,也列不完。至于互动性的问题,我认为只是东西方习惯不太一样。京剧观众可以叫好,歌剧观众其实叫得声音也很大。一些著名的咏叹调唱完,人家的叫好丝毫不逊于我们京剧观众。如果是互动性的问题,其实中国戏曲内部的分异才更大,越剧一般在叫头或者著名的唱段处叫好,昆曲我感觉观众就不怎么叫好。因此,这种台上台下的互动,根本没办法来说明戏曲和歌剧的差异。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