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我们的孩子为什么要学国学?(深度好文)

国学 识字 2024-05-01 14:04

一、人工智能时代,我们的孩子为什么要学国学

2016年,我的儿子开心出生;这一年,人工智能阿尔法狗下围棋战胜了李世石。在一个我们的孩子将注定生活其中的人工智能时代;在一个二十年后现存65%的工作都不复存在,新职业层出不穷的时代;在一个信息万变,中美两国靠科技和创新博弈称王的时代,我们为什么要学国学,或者说,作为父母,我们为什么要让孩子学国学?

首先,学习国学,是出自我们人自身的精神需求。

很多父母自身没有系统学过国学,没有或者很少读过经典,不了解经典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学习国学经典并不是孩子们艰苦求学生涯里无聊的点缀,也不是无关痛痒的道德说教,而是古圣先贤从血与火的现实和对人性的深刻体察中提炼出来的高度智慧,保佑后世子孙少走弯路。在一个文化没落、信息混乱的时代,人心空虚无依,如果不学国学的话,很难保持独立的人格和清醒的头脑,很难坚守自己内心的选择。

另外,学习国学可以保护孩子的元气。元气就是一个人秉受自天地与父母的生命之源。在我们这个时代,孩子一出生,就面临很多危险。看电视、玩电脑、接触信息太杂,加上娇生惯养,远离自然等原因,大大损伤了孩子自身的元气。很多父母以为多让孩子接触信息就是学习,殊不知接触太多信息会严重消耗孩子的生命能量;就像很多爷爷奶奶以为多吃有益于身体,殊不知吃太多太滥也会伤害身体。元气受损,则精神疲惫,不是萎靡不振,就是多动乖戾。我们通常以为多动是精力充沛造成的,其实不一定,更多的多动症是因为精神太弱,不足以控制自己的思想行为。

人的学习好坏、事业成败,既靠智力,也靠气魄和精力。没有强大的精力支持,智力也发展不到高深的层次。所以为人父母,要特别注意保护孩子先天而来的元气。另外,尽可能通过后天努力,提升孩子的精力水平。而其中最好的方式就是两种:读经和练武。

二、什么是国学?什么是国学教育?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因一百年前民族救亡的背景,针对西方文化而重新提出,用章太炎先生的定义,以“国学”为中国之所以成为中国的学问。现在人们通常用“国学”来指称中华文化的核心部分。

中华文化,有民间俗文化,有文人雅文化,国学属于后者。我们说国学教育,而不是传统文化教育,是因为传统文化范围比较宽泛,雅俗共存,也没有主次之分。而有智慧的父母,懂得抓住主要部分,事半功倍。

那么,什么是国学教育呢?

国学教育,是用中国文化精神做教育。古代的国学教育是贯穿教育的全部,现代的国学教育也应该一样。国学教育绝不是仅限于现在中小学的语文课程和课后班,而是要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给孩子好的国学教育,应该明确,中国人学习国学,不仅仅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有责任继承我们祖先的优秀文化;也不仅仅因为中国人要有中国特色,去了国外可以彰显自己;也不仅仅因为中国人要适应中国社会,归根到底,是因为中国文化有比西方文化更接近人性的本质。

国学教育,就是从人性的根本出发,照顾到生命全幅和全程的教育。

让孩子学国学,就是让他在经典中薰习涵泳,最大限度地体贴圣人的心灵,体贴天理天道,给他一个无论在这世间沉浮多久,都会令他心安、随时可以回归的故乡。

让孩子学国学,就是让他习武强身,使他拥有健康的体魄、专一的精神、勇往直前的精力,不仅在现代社会里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且能够体证那个无数人为之神往的道的世界。

三、国学教育该做怎样的整体规划?

教育是一件很特殊的事情,它不像工厂,产品不合格,很快可以发现,发现了就可以改进。教育是百年大计,短时间看不出效果。凡是追求短期就能看到精彩效果的教育,一定不是深刻的、核心的教育。

因此,虽然教育在人生各项活动中最重要,但也最容易被忽视、被敷衍、被错过。等发现孩子有问题了,他的生命进程已不可逆转儿童国学启蒙教育,不可能像制造产品一样再从头生产一遍。 所以从一开始,就把握本源,端正方向,才是教育的大智慧大洞见。

让我们来看看古代国学教育的几个阶段,也可以看做是我国历经千年而基本未改的教学大纲,供大家参考。

1️⃣0-3岁:家学时期

零岁到三四岁,为家学时期,实际上是自母亲怀孕开始的。胎教一词,最早见于《大戴礼记》。其原则跟现在的胎教理论没有大的差异。婴幼儿时期,主要是健康成长,还有学习基本生活常识和礼仪规范。这些都是靠家庭的日常熏习。

有的家庭,母亲会把《三字经》、《千字文》、诗词等当做摇篮曲,更有家学传承的家族,一开始熏习的就是《论语》《诗经》《易经》。王阳明五岁之前不会说话,每天坐在祖父的膝盖上听祖父背经典。五岁一开口说话,就能口诵《论语》。

那么在现代,因为社会环境的变迁,还有家庭文化背景的不同,我们该如何开展幼儿的国学启蒙呢?除了家庭布置要注意远离过多的信息源,还有就是家庭的熏陶。做父母的先学习,我们比孩子先学,我们与孩子共学。

2️⃣3-7岁:蒙学时期

三四岁到六七岁,为蒙学时期。古人一般三四岁开蒙,进蒙馆,七岁进学馆,这个年龄划分跟今天的幼儿园、小学的划分差不多。在蒙馆主要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识字、习礼、作对作诗。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均匀节律的歌谣体,特别适合给三四岁的孩子开蒙。为什么呢?因为四五岁之前的孩子很难接受不均匀节奏。三字句,是汉语的不平衡韵律结构,不平衡,就要追着下一个字,所以环环相扣,速度很快,特别适合儿童。可见我们古人是很懂得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特点的。

在蒙馆期间还要解决识字问题。古代孩子,六岁之前是要过自由阅读关的。学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声律启蒙》等蒙学课本,基本上就掌握了三四千的常用字。三四千字,对于汉语来说,就是自由阅读线。有了这些字的基础,就可以阅读任何他想读的书。关键是孩子六岁就自由阅读,他就会养成读书的习惯,一辈子爱读书。

国学启蒙儿童教育心得体会_国学启蒙教育包括什么_儿童国学启蒙教育

很多来自西方的教育界观念认为儿童不能过早识字,那说的是拼音文字,而我们的汉字是象形文字。世界上所有的文字都从象形开始,不断地抛弃含义以简化,最终变成了拼音文字。只有汉字,从指示到会意到形声,更加复杂化,是高度发展的象形文字。结果就是汉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远远超过拼音文字。

对于中国的孩子来说,识字真是一场乐趣无穷的游戏!这里面有画画、有唱歌、有跳舞、有故事。古人教识字,用大字课本,边指边吟诵。吟诵的时候,每个字音拖长,声母、韵母、声调,全都清清楚楚。合在一起,还是一首歌,好听好记。一篇《千字文》,一千个不重复的字,就是一首歌,唱一遍,十分钟。用小手指着,再加上先生有时打乱顺序,于是,他就知道这个字形就读这个音。通过大量的识字和反复的练习,就可以过识字关了。

到蒙学的后半期,大概五六岁,就开始学习吟诵诗歌,并进行作诗训练。这就是诗教和乐教。古人读书就是吟诵,会吟诵自然会作诗。诗的格律,无论近体还是古体的,不是谁强制规定的儿童国学启蒙教育,而是为了吟诵好听,是汉语和吟诵自然发展呈现的结果。所以古人但凡会认字就会吟诗作诗。

作诗还有一个基础就是对对子。我特别爱教孩子们对对子。对对子是一种语言的游戏,是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的时候!每当对上,就特别开心,对不上,也是哈哈大笑。没有孩子不喜欢!《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就是教孩子们对对子的书,古代很多私塾要求孩子八岁前背完。

3️⃣7-15岁:读书、习武、习字

七岁到十五岁,主要任务是读书、练武、习字等活动。

读书的次第是什么呢?经—子—史—集。读的经典主要是四书五经。

古代文人能背过多少字?一般在几十万字到几百万字之间,我无意“吓唬”大家,古人能够做到这些,肯定是有读书方法的,什么方法呢?就是吟诵。

练武也是这个阶段开始,一开始是学习功夫套路和拳架,等打下基础后,就开始学习传统内家武术,如八卦掌、形意拳和太极拳等。这些功夫不是表面的一招一式,都是要有身体内在的印证的。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学习国学,不停地吸收酝酿,到了十五岁左右,随着理解力的逐渐成熟,熟读的经典常在头脑中萦绕,再加上通过对历史的学习,经史互参,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判断,就会期待自己在历史中、在社会上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就是立志!

一旦真正的立志,不管是老师还是父母,都可以安心地退居二线了,因为学习成为了孩子自动自发自觉的事情,他会完成他今后人生的自我教育。例子就是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王阳明十岁立志成为圣人。

4️⃣15-25岁:去县学、府学继续学习

十五岁到二十、甚至二十五岁,一般会去县学、府学继续学习,相当于现在去县高中读书。学习的内容主要是解经,也包括琴棋书画、诗词文赋、经史子集等等内容。

国学启蒙儿童教育心得体会_国学启蒙教育包括什么_儿童国学启蒙教育

5️⃣20-30岁:学习专业、游学

二十岁到三十岁,有时甚至到四十岁,又是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个是学习专业。专业看自己的兴趣,有天文地理、农业水利、医卜数术、政治军事等。还有一个任务,是行万里路,去交游,为出仕做官做准备。在做官之前,必须先了解官场,也要了解国计民生,还要建立自己的人际网络和声誉名望。

6️⃣30-70岁:出仕做官时期

三十、三十五岁到七十岁,是出仕做官时期。当然,做不了官,就做老师,都是行道布道。不做老师,也可以做隐士,修身齐家,一样起作用。

古人七十致仕,回家养老。养老也不是不做事了,作为乡党长老,或以身作则,或著书立说,或兴学讲学,都是继续教育事业。

这,就是国学教育所贯穿的人的一生。

四、什么是学习国学经典最好的方法?

相信经过前面的介绍,大家都知道了这个经过千年实践和总结的方法,就是吟诵。关于吟诵,需要一个深入具体的介绍,希望有机会可以带领大家亲自实操,今天就不多费篇幅了。

参考资料:

1、《一场演讲,百年震撼》王财贵

2、《爱他就让他读经吧》空山

3、《国学与太极拳——中国人必修的文武之道》蓝晟

4、《我所理解的古代教育》徐建顺

5、《古代私塾教学法》朱立侠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