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学识浅薄,难免错漏,诸君勿怪

孔子 儒家 2024-02-20 13:02

学识浅薄,难免错漏,诸君勿怪。看见问题不请自来,先答一波。

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包括:《诗》、《尚》、《礼》、《易》、《春秋》

先说《论语》,《论语》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语录式著作,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

《孟子》则是由孟子本人和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合著,成书于战国中期。

而四书里面的《大学》、《中庸》出自《小戴礼记》,《大学》为其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中庸》为其第三十一篇,由子思及其弟子和儒家学者在战国时期写就。

两篇原本记载于《小戴礼记》,在魏晋时期由于玄学兴盛,儒家的研究方向也随之有所转变,更加注重起了人与宇宙的关系,而《中庸》所载,正好符合了当时的社会需要。

再后来佛教兴盛,三教共存,儒家思想也越来越受到宗教的影响,势力大减。在这种契机下,传统儒学已经无法继续维系原有的文化阵地,复兴儒学的重任便交到了宋代儒者肩上。

《大学》与《中庸》先后被唐末以来儒者单独引用,甚至宋朝皇帝也会在科举之后将两篇赠与新科进士。宋代著名学者朱熹把两篇与《论语》、《孟子》列在一起谁讲四书五经好,为其注释谁讲四书五经好,即为《四书章句集注》。

《四书章句集注》在1190年的漳州开始刊印,故两篇单独成书大约可以看做是1190年,即北宋中晚期。

至于五经的成书时间则更早了。

《诗》本来就是周朝的采诗官们采集的各地风土诗篇,加上祭祀用词所编纂成的经典。《诗》是逐渐形成,逐步确定,以至于属于《诗》范畴的先秦诗歌数不胜数。

后来孔子晚年居于鲁国,把《诗》进行了编纂,成为我们现在看到的《诗经》,一共三百零五篇。

故而《诗经》的成书时间比论语要早一些,但若不是指五经当中的《诗经》而是指周朝的《诗》,那它的单独成书时间怕是还要提前几百年到西周初年。

《尚书》讲的是上古帝王与臣子之言,创作时间大概在公元前十世纪,同样由孔子进行编纂工作。不过后来尚书散轶较多,很多内容都系后世学者补充。但独立成书时间应该与《诗经》没差几年。

孔子当时编纂的《礼经》(《士礼》)已经毁于秦末战火之中(后来孔壁得书),汉朝学者搜集先秦关于礼仪的记载,编撰出许多《礼经》,最终纳入四书五经的《礼经》为《小戴礼记》,在唐代才被列为经书。

故而《礼经》的独立成书时间应有孔子编撰和戴圣编纂两个时间,前者与《诗》、《书》同时,后者则在先秦至西汉时期。

关于《易》的传说就更多了,伏羲造八卦,文王拘而演周易,造出来六十四卦。故而《易》同《诗经》一样,也有很长的野生时期。后被孔子编撰,成书时间与诗经一样。

《春秋》本来就是史书的意思,孔子所编纂的《春秋经》,又称《麟经》乃是鲁国的国史,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记事极为简略,但句句暗含褒贬,这就是春秋笔法、微言大义的出处。成书时间同《诗经》。

总结:孔子晚年居鲁国,总结先前文章而编纂六经,成书时间大体一致。但是因为一些原因六经没有完整保留下来,所以“四书五经”中的五经与孔子所作稍有差池,但大体一致。

故而五经成书时间最早,其次为《论语》、《孟子》,而《大学》和《中庸》要等到宋代才被正式独立成书。

孔子于鲁哀公十二年(公元前483)回到鲁国专心教育,最多时候身边有弟子三千人。(同年孔鲤去世,次年颜回去世。)

五经其实孔子一直有在编,作者只知道鲁哀公十四年时,鲁哀公狩猎获得了一只麒麟,孔子认为这不是什么好兆头,便停止修春秋。(次年子路死于卫国内乱,被剁成肉酱,孔子自那之后不再吃肉酱。)

(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初四,孔子染疾,子贡来见孔子。孔子斥责他为何这么晚才来,并且叹息说泰山将要坍塌了,梁柱将要腐朽折断了,哲人将要如同草木一样枯萎腐烂了。孔子流泪讲到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没有人肯采纳自己的主张。自己的主张不可能实现了。夏朝的人死时在东阶殡殓,周朝的人死时在西阶殡殓,殷商的人死时在两个楹柱之间。昨天黄昏梦见自己坐在两楹之间祭奠,自己的祖先就是殷商人啊。)

(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十一,孔子卒于鲁。)

年表有空再更。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