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题)预习导引课前思考

杜甫 诗歌 2023-08-24 15:01

案例一 课时详解课时1、2详解预习导引课前思考1、 你能背诵多少杜甫诗歌呢?你了解杜诗的特点吗?2、 你知道杜甫的诗为什么被称为“诗史”吗?课前疑惑诵读文本·整体感知1.怎样理解本文的标题?“万方”指姿态多种多样高中人物传记杜甫,如“仪态万方”高中人物传记杜甫,也指全国各地或世界各地。“万方多难”多指国家处于山河破碎、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的危难关头。2.杜甫的诗之所以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之所以被称为“诗史”,就是因为他的诗歌中真实记录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年间的社会历史状况,这其中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有普通老百姓痛苦呻吟的写照,不同于正史只关注帝王将相的文治武功,他的诗歌把目光投向了广大的人民,即使在个人身世的感喟中,我们也能看到时代的影子。3.作者在文章中选取了三个时期,分别是“长安十年”、“流亡生活”、侍奉皇帝与走向人民。在每一个时期,都有时间、社会状况、杜甫经历、诗歌及人格追求等方面的表述,请作一些总结。(1)长安十年(时间:746—755)①社会状况:这时的政治正显露出日趋腐化的征象。长安被阴谋和恐怖的空气笼罩着,几年前饮中八仙的那种浪漫的气氛几乎扫荡无余了。②杜甫经历:初到长安时,漫游时代的豪放情绪还没有消逝。但随着与现实的接触渐多,豪放的情绪逐渐收敛,随之产生一种矛盾的心理:一方面羡慕自由的“江海人士”;一方面又想在长安谋个官职。③诗歌特点:①诗歌常有这样的对句:上句说要脱离使人拘束的帝京,下句紧接着说不能不留在这里。②在现实主义的诗歌创作道路上迈开了坚实的第一步。④代表作品:《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⑤人格追求:忧国忧民,关心民生疾苦,形成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2) 流亡生活(时间:755—757)①社会状况:安史之乱开始,唐代的政治经济发生了剧烈变化:政治上,丧失中央集权的统治力量,对外抵御不了外族的入侵;经济上,生产力下降,社会贫困日渐加深。②杜甫经历:杜甫在长安沦陷前的一个月离开了长安。③诗歌特点:时代的变化反映在杜甫的诗中,他在这些诗中发扬了他爱国,爱人民的精神;此后唐代的诗歌使脱去了浪漫主义斑斓的衣裳,有一部分走向现实主义的朴质的道路。④代表作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