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城三五夜天子万年春

元宵 天子 2024-04-07 14:05

洛城三五夜,天子万年春。

彩仗移双阙,琼筵会九宾。

舞成苍颉字,灯作法王轮。

不觉东方日,遥垂御藻新。

——唐·孙逖《正月十五日夜应制》

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也叫上元节,洛阳城又将张灯结彩,呈现一片喜庆祥和之景。而跟随唐代诗人孙逖(tì)的这首五言律诗《正月十五日夜应制》,我们似乎穿越到了1000多年前的唐代,去感受那时洛阳城元宵灯会的盛况。

首联“洛城三五夜,天子万年春”告诉我们规模盛大的元宵灯会既是古时民风,更是重大政治活动,是太平盛世的见证。

颔联“彩仗移双阙,琼筵会九宾”,把目光对准皇室。古时帝王居住的宫殿门外有双阙,因此描写的是皇帝出行仪仗走出宫殿,并摆酒席大宴宾客,体现了当时君民同乐的景象。

颈联“舞成苍颉字,灯作法王轮”,则将目光对准元宵灯会上“火树银花”的美景。这里用了两个典故:“仓颉”是人名,亦名“苍颉”,古代有仓颉造字的说法;“法王”是佛教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宋有灯山,唐有灯轮,颈联就描写了巨型的花灯,以及杂耍、舞蹈的盛况。

尾联“不觉东方日,遥垂御藻新”描写的是,彻夜灯火辉煌,整个城池成了欢乐的海洋,不知不觉东方已经升起了太阳。古代帝王冠冕上系玉的五彩丝绳被称为玉藻,这里用作“御藻”洛阳名人文集,遥遥的朝日垂在皇帝的冠冕上。

孙逖(公元695年—公元761年),自幼能文,才思敏捷,18岁就中了状元。公元722年洛阳名人文集,唐玄宗接见了他,见他才华出众,便任命其为左拾遗。不久,他又升为考功员外郎。后来,他升为中书舍人,起草诏令,文笔最优。张九龄阅其文稿,反复推敲,竟一字未能改动。

如果说大家对孙逖不太熟悉,那么对他的学生、洛阳名人颜真卿想必不会陌生。孙逖曾是颜真卿的主考官并录用他,又曾为他做媒,因此颜真卿一直以学生自称。孙逖去世后,颜真卿为孙逖的文集作序,即《尚书刑部侍郎赠尚书右仆射孙逖文公集序》,记录了很多关于孙逖诗文的小故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