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易经正文

中国思想与西方思想的不同点到底在哪里?

易经 阴阳 2023-08-02 11:07

易经》在语言上的魅力,其精练的词句蕴含深刻的道理并流传千古,影响着一代代国人。在另一方面,《易经》的名句中又承载着中国思想,“天人合一”、“阴阳辩证”的提出,从宇宙的维度考虑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思想的高度和深度令人惊叹。

因此,这种特有的哲学思想决定了中国思想和西方思想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我们可以从医学、语言、文字、教育、家庭、企业等领域看到双方思维的差异。

那么,中国思想与西方思想的不同点到底在哪里?为什么说《易经》的核心思想体系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易经》哲学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核心,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一个重要概念,并且贯穿中华民族整个哲学发展史。

“天”代表自然界,“人”是因“天”而产生,“人”虽然只是万物中的一个自然成员,但和“天”存在本质的内在联系和相同点。自然万物和人都在运动,都遵循“天道”;人要随着自然的变化而变化,以求得到和谐的生存和发展;而人生活在自然界,不是被动地消极适应,而是主动积极地利用自然,既承认客观规律的存在,又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协调天人关系从而使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

天人合一思想无处不在,从儒释道三家里都有各自的诠释。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与五行相匹配,把人伦道德纳入天道范畴,从而为“仁义礼智信”提供了哲学依据,形成“五常之道”;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佛教禅宗的“明心见性”与“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异曲同工

所以,“天人合一”就是主张自然界和人既对立又统一,两者之间关系要不断进行调整,使之和谐协调。它给我们重要启示,大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所以一切人和事都应该顺应自然规律。

天人合一思想除了体现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更表明了人类生生不息、求天、同天的完美主义和进取精神。《易经》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让人们效仿天道运行的生生不息,启示人生应当不断努力上进,奋斗不息。

《易经》的这种“天人合一”思维模式,充分注重了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形成了中华文化独有的民族精神和世界观。

而这,也正是中国思想与西方思想差异的根本所在。

易经的哲学发展观是指哪个_易经的哲学思想的辩证法_哲学易经观指发展是什么

阴阳辩证

阴阳是我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思想之一,“一阴一阳之谓道”是《易经》的总体哲学思想,也是《易经》内涵所在。

《易经》的卦象是建立在阴、阳二爻两个符号的基础上,通过这两个符号按照阴阳二气消长的规律,经排列组合而成八卦。八卦的构成和排列易经的哲学发展观是指哪个,就体现了阴阳互动、对立统一的思想。而八卦又经过重叠排列组合成六十四卦,阴阳依然是其核心。

受此影响,中国的思想从古至今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而且都是变化发展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所有对立的两方面都是相互依存、相互消长、相互转化。

阴阳对立是指日常所见的天地、男女、昼夜、寒热、雌雄、动静、上下、左右、刚柔等,它们之间的关系,既相互矛盾又彼此不可分割。由此可见阴阳普遍存在自然界当中,其作用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阴阳依存则是阴阳两个方面,不仅相互对立、矛盾,而且相互依存,彼此为用,双方必须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从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可知,没有天,也就没有地;没有上,也就没有与之比较的下;没有昼,夜也不能存在。《黄帝内经》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如果失去了阴阳之间的相互依存,一切生命将不复存在,即“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阴阳消长指的是阴阳依存和对立,并不是处在静止不动的状态,而是处于彼此消长的运动变化之中,即“阴消阳长”和“阳消阴长”。阴阳消长保持相对的动态平衡,维持事物不断的发展变化,例如:从冬天到夏天,寒气渐减,温热日增,就是“阴消阳长”的变化过程;而从夏至冬,温热之气渐消,寒湿之气日增,即是“阳消阴长”的过程。气候变化如此,人体生理也不例外。当人们从事某种运动或劳动时,增长了能量(即阳气),必然导致营养物质(阴气)的消耗,这就是阴消阳长的变化过程;当人们摄取某种营养物(阴气),也必定会消耗一定的能量(阳气),这就是阳消阴长的过程。

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对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阴可能转化为阳,阳可能转化为阴。这种事物的转化,由阴阳消长的量变,到阴阳转化的质变。春夏秋冬四季周而复始,不停地运行变化,就具体反映了阴阳转化。寒冷的冬天结束,逐步进入了炎热的夏季,便是阴转化为阳,反之即阳转化为阴。

《易经》中“否极泰来”、“物极必反”等思想内容,正是上述阴阳对立、依存、消长、转化关系的形象表达,这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哲学,影响了中国思想数千年的发展。

哲学易经观指发展是什么_易经的哲学思想的辩证法_易经的哲学发展观是指哪个

以和为贵

“和”的思想,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首要价值观。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强调“天人合一”;在人与社会关系上强调“以和为贵”、“和以处众”;在国家和民族关系上强调“和亲善邻”、“协和万邦”;在人与人关系上强调“仁者爱人”,“和衷共济”;在不同文明间强调“和而不同”,“和平共处”;在人的心灵上强调“平心静气”、“和气长寿”;在家庭关系上强调“家和万事兴”;在经商上强调“和气生财”等。这些观念,已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格言。

而这一切,正是来自《易经》。

《易经·彖》说道:“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启示出“天道”内蕴涵着变化属性。在一定规则的变化下,每种事物都得到它应有的位置,达到“各得其所”状态,以取得了一种和谐协调。

而《易经》的“讼卦”,更是直接诠释如何处理纷争和诉讼,提出“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的启示,强调获得吉利结果的条件是“以和为贵”,并以此作出“君子以作事谋始”的处世智慧。

《易经》认为,在六爻之中,二五爻处于中位,在位置结构上处于不偏不倚的平衡点,意味着事物处于最佳状态中。因此,中爻往往象征着吉利亨通,如“乾卦”九五爻:“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坤卦”六五爻:“黄裳,元吉。”;“临卦”六五爻:“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

《易经》表现“和”思想还有许多,如《易经·文言》:“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则反映了圣人行事中庸、具有中正之美德。

中国人考虑问题比较全面,不追求行事极端,做事说话比较谨慎,多选择无过无不及,结果不偏不倚而多求中和、和谐。《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是中华传统文化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尽管自然界事物千差万别,矛盾交织,但能实现统一而复杂的平衡;各种不同的事物聚在一起能共生并存,互相促进,实现“和而不同”、“和实生物”。

易经的哲学发展观是指哪个_哲学易经观指发展是什么_易经的哲学思想的辩证法

变通致久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是《易经·系辞》中提到的一个重要辨证法则:“变通致久”,也是我们常用的思维法则。

天地万物以阴阳之道生生不息,变化无穷。从根本上说,大自然的运动变化,是《易经》变化的蓝本,其系统的内在变化是客观规律的反映。所以,“变通”是《易经》的灵魂。

《易经·系辞》:“《易经》之为书也,不可远,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事物有变就有常,有常就有变。《易经》就在这种“变动不居”中,显示了恒常通久的不变法则。而在这种恒常通久状态中,表现了“唯变所适”的可变规律。而这种规律就是“天道”,即大自然运行的规律。

《易经》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变化的,只有天道规律本身不变,所以所有事物变化必须遵循天道运行的规律。《易经》的变通,就是强调人应该效法天道,顺时适变,不拘常规地运用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使自己永远处于一种恰当有利的位置,如此才可以保持长久。而《易经·系辞》的“变通者,趋时者也。”,完美诠释了趋向合宜时机是最好的变通。

易经的哲学思想的辩证法_哲学易经观指发展是什么_易经的哲学发展观是指哪个

与时偕行

“时”的观点在《易经》中多次出现。

《易经·文言》的“终日乾乾,与时偕行”、“亢龙有悔,与时偕极”、“承天而时行”、“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易经·彖》的“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损益盈虚,与时偕行”,“应乎天而时行”,“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时止则止易经的哲学发展观是指哪个,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天地盈虚,与时消息”;《易经·系辞》的“变通者,趣时者也”、“待时而动”等等。

古人从日出月落、斗转星移以及大地草木枯荣、虫兽潜现中,感受到“天时”作为自然万物运动变化的客观存在。随着社会文明进步,人们将对“天时”认识所形成的观念引申融合到社会人生的领域中,将“时”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紧密结合,甚至于对“时”的社会属性重视超越了其自然属性,出现《易经·彖》提到的“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的思想认识。

所以,《易经》中所论及的“时”,不仅仅是时间的延续,最重要的是包含着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方向,以及达到某一关键节点时境况的综合抽象,即“趋势”。

对时势的认识,对时机的把握,对时变的感受,对时行的觉悟,是做到“顺势而为”的条件。《易经》“时”的根本精神在于自觉遵循天道、地道、人道运行的规律,追求一种既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又适得事理之宜的理想境界。“与时偕行”,就是强调我们在这变动不居的环境里需要看准时机,把握事物演进变化的规律,在生生不息中,,跟上时代步伐。正是这种智慧,构成了中国人积极进取和待时而动的品格。

谦虚谨慎

“满招损、谦受益”是我国古代著名经典《尚书》中的一句话。《尚书·大禹谟》中说:“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这句话启示出,自满会招致损害,谦虚会得到益处,这是自然和社会中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古代有关“骄傲必败”的名言警句很多,如 “滋生骄逸之萌,必践危亡之地”、“人之不幸,莫过于自足”、“人之大病,只是一个傲字”等等,其目的都是要告诫人们,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产生骄傲自满的思想。

自古以来,中国人思想都推崇“谦虚谨慎”,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具备这种道德品质。它不仅是个人治学、处世和为人的应有态度,也是统治者为政治国,得民心进而得天下的必备美德之一。因此,“谦虚谨慎”是关系到个人事业成败,以及国家兴衰的关键。而这些思想,皆是源于《易经》潜移默化的影响。

《易经》的六十四卦中,“谦卦”是直接论述“谦”在做人处世各方面的要求,警示了人们容易骄傲自满的各种情况。强调要 “鸣谦”、“劳谦”和“撝谦”等,希望人们能够始终保持“谦虚”的品质。“鸣谦”,就是在一个人有了名声之后,更应当谦虚;“劳谦”,是一个人有了功劳,决不能居功自傲,而应当谦虚;“撝谦”,是在奋勇前进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谦虚。所谓 《易经·彖》的“谦尊而光”,就是一个“位高”而又能够“谦虚”的人,他的德行将日益尊大,而品格更加光辉。

因此,《易经》在提出自强不息、刚健正直的同时,又提出“亢龙有悔”、“物极必反”的忠告,强调应“阴阳合德”、“刚柔有体”。指出要“敬以直内”,即以谨慎的态度,使内心正直。切不可“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并提醒人们“敬慎不败也”,只有谨慎,才不会失败。

我们充分感受了《易经》对中国人思想和文化独特的影响力。这些以《易经》为核心的思想体系,确立了在中国哲学史、思想史发展上无可取代的崇高地位,也铸就了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文脉。

此外,《易经》这本亘久古老的文化宝典,之所以能得到历代众多易学大家的解读,令中华文化得以不断延续发展,离不开他们发明的各种卦爻图、河图洛书、太极图来附以解释。

从某种意义上说,易学符号和图示就是中国的传统哲学、传统自然科学与生命科学的代表或基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