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理论与实践E文献学考研真题

易学 目录 2023-12-30 11:04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E文献学谢辉(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北京)试论宋元易学典籍中的易学书目及其目录学价值[关键词]宋元;易学典籍;易学书目;《魏晋后唐宋以来诸家著述》、董真卿《古今名贤》,目录学都可以视为较为完善的易学专科目录。这一论断主要[摘要]产生于宋元时期易学典籍中基于以下四点理由。的易学书目部分,其代表著作为首先,从内容来看,四家均在采集前代目录与自著述》、胡一桂《传注》、俞琰《魏晋后唐宋行搜集的基础上,集中著录了从古至今的大量易学典以来诸家著述》,以及董真卿《古今名贤》等四种:这些易学书目的出现,填补了清代文总目》《郡斋读书志》《中兴馆阁书目》等目录中的以前专经目录的空白,同时其所撰写的大量易类典籍,共收录自汉至南宋中期的易学著作130[中图分类号]6256志》”,[2:同时又加以自行搜求所得者,总共著录自汉[文献标志码]E至宋末的易学典籍300余家。俞琰《魏晋后唐宋以[文章编号]1005—8214(2013)lO一0040一05诸家著述》,其内容主要来自于“晁公武、陈振作为我国的一门传统学术,易学在宋元时期获得130余家。

董真卿《古今名贤》,则本之于胡一桂之很大的发展,大量的易学典籍纷纷涌现。这些典籍《传注》,而加以损益去取,最终著录从汉代至元中期不仅在易学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而且在目录学方的易学著作约200家。这种对前代易学典籍的集中面,其价值也极为可观。这一时期的学者们出于总结录,使以上四者首先在内容上就体现出易学专科目录前代学术的需要,在撰述易学著作时,往往都会特辟的特色。一个部分来记述前代的易学典籍,其中较为典型者,其次,从著录典籍的方式上来看,四者对其所著宋代有冯椅得斋易学》中的《先儒著述》,而元代录的典籍,大都作有提要或附注以概述其情况,这也则有胡一桂《周易启蒙翼传》中的《传注》、俞琰使其带有了浓厚的解题目录的色彩。如冯椅在著录王续易举要》中的溉晋后唐宋以来诸家著述》,以及安石《易解》时,即作如下形式:《中兴书目》:《易解》十四卷。角度来看,这些部分都已具备了易学书目的性质,并《读书志》云:《易义》二十卷。建本二十七卷。本体现出较高的目录学价值。时,大多只涉及史籍目录、子学目录、文学目录、金在这一著录中,“王荆公(獬》”为其所著录的石目录等内容,而易学目录则很少有人提及。实际著作;“《中兴书目》:《易解》十四卷”云云,为该专注》、俞琰书的提要;“《读书志》云:《易义》二十卷。

建本40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文献学L}:二十七卷”一句,则为小字夹注。这种既有提要,又编排,使其著作成为较为规范的易学专科目录。注的著录方式,鲜明地体现出了其解题目录的特最后,四家在编制目录的过程中,还对易学专科色。其余各家的著录,虽然形式上不尽如冯氏之规目录的功用产生了~定程度的理论认识。这一点同样范,但仍保持了解题目录以提要来概述所著录的典籍集中表现在胡一桂之《传注》中。按照胡氏的论述,的基本特点。如董真卿在著录傅立《易学纂言》时作其编制易学专科目录的作用主要有两点.一是著录前如下形式:代的佚书,二是总结前代易学发展大势。对于其第~傅氏立,权甫,初庵。饶州德兴人。仕至正奉大方面的作用,即著录佚书的功用,胡氏叙述说:集贤院大学士,赠荣禄大夫、柱国、饶国文懿愚合唐宋《艺文志》、公。御赐宋金内府《易》书数千卷,以其意授同里王《郡斋读书志》、郑氏渔仲《通志》所栽《易经》注奕复初,摘其正大合理者一百二十家,橐为一编,名《易学纂言》,十八卷,无《系辞》以下。元贞乙未自列于左,通计三百余家。有见之者日:其间往往固多此处董氏的著录,乃是用一段文字将作者情况与者,且不止过半矣。然而儒先苦心劳思,神交羲文周作情况进行总体叙述,而其所要著录的典籍,即包孔于数千百载之上,而为之辞者,固不幸影响无存,含在这一段文字中。

书名和提要混于一处而不分,从至于今日,乃复得棠登简册,将昭示海内,使观者景形式上来看显得较为随意一些。但就其内容来看,则与一般的解题目录中的提要并没有太大区别,完全可岂不犹愈于人与辞义俱湮没而无闻者哉!_,以视为解题目录的另一种形式。这种对解题目录形式此处胡氏提出,其所编制的易学专科目录的一个的采用,也使得冯椅等四人的著作,在体例上更加接重要功用,即是著录前代“辞义俱亡”的佚书,使其近于目录著作。能够在目录著作中留下一定的线索,不至于“人与辞再次,从典籍的编排方式来看,四家在排列所义俱湮没而无闻“。可见,胡氏对目录著作保存佚籍收录的典籍时,大都有一定的规范,其编排也大多的作用,是有着较为清楚的认识的。而对于易学目录较为细致,符合专科目录的规范。例如,胡一挂在的第二个作用,即总结前代易学发展大势的功用,胡(倜易启蒙翼传》的《传注》篇中,即将所搜集到的氏的认识也较为明确。在《f专注》篇末尾,胡氏首先易学典籍,按时代划分成“周汉”、出前代易学著作的总体特点:六个部分。在“宋”之产生于宋代,而具体朝代不可考的著作;又有见。魏晋以下,谈玄无庸论矣。。2一“《艺文志》不载姓氏者”,著录《宋中兴艺文志》中按照胡氏的看法,其所著录的300余部易学著书名而无作者的著作;“郑氏《通志》不载何代作,大多数都偏重于疏通文意、讲明义理,对《周者”,著录《通志艺文略》中时代不可考的著作;易》象数之学进行讨论者很少。

特别是自魏晋之后,“杂见旁证”,著录冯椅铣儒著述》中列出的著作王弼之玄学易盛行,学者们溺于谈玄,象数之学更无无考的学者。冯椅之《先儒著述》,虽然没有像胡一人问津。这一看法是否正确,姑且置而不论,值得注桂那样,对所著录的典籍进行明确划分,但从其整意的是,这种重义理而轻象数的特点,是胡一桂通过体来看,则似乎暗分为两个部分。自“关子明对前代易学著作的著录而总结出来的宋代易经古籍有哪些书法,实际上已经达《传》”以上,著录的是对(倜易》进行注解的较为到了因目录以求学术的目的。正统的著作;而自“关专》”以下,则主要著总之,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冯录非《易》之本旨的一些易学支流著作,如筮法、椅等四家的著作,在内容上广泛著录前代易学典籍,在形式上体现出解题目录的特色,在典籍的编排上较籍的排列则主要依据时代先后,早出者在前、晚出有条理,此外对其著录易学典籍的作用也有了一定程者在后,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由此可见,冯掎等度的认识,从各方面来看。都符合目录著作的标准,四家对易学典籍的著录,并不是简单地将所搜求到应该被认定为易学专科目录。这一认定在专科目录学的典籍堆积于一处,而是进行了较为认真的整理与史上,可以说具有重要意义。

此前学者在讨论专科目41万方数据ETF'-'ARY丁L{£0f,、f,,5i:,一一止文献学录中的专经目录时,大多以清初全祖望《读易别录》易别录》著录的只是前代目录中“名虽系于《易》而章之跋。此外宋代易经古籍有哪些书法,有时其虽不采序跋原文,但却会注明实则非”i7]的著作,如纬书、占筮、天文、律历、医所著录的易学典籍有无序跋,以及序跋的撰者和年 家、道家之流,其目的在于将这些依附假托于《周 代。如董真卿在著录张清子《周易本义附录集注》 易》的著作,从易学的范围内剔除出去,而并非是对 时,即注明其有“大德癸卯自序”;[5]而在著录胡炳文 前代所有的易学著作进行全面著录。同时,其著录典 倜易本义通释》时,则注明其有“延韦占丙辰大梁郭 籍时仅用附注,而未撰写提要,也使其体制稍欠完 郁序”。[53 由于序跋通常都能反映出一书的大致内容、 备。相比之下,冯椅等四家易学专科目录的出现,一 学术特点、作者情况、成书时间等信息,因此在提要 方面使得专经目录诞生的时闻由清初提前到了南宋, 中登载一定数量的序跋,或注明序跋的情况,无疑会 另一方面,其对前代易学典籍的广泛著录与提要的撰 增加提要的学术性。 写,又使其显得比《读易别录》 更加完善。

其在专经 2.2 记作者 目录发展历史上的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总体而言,宋元四部易学书目对作者的情况都较 2易学典籍提要的撰写 为重视,在此方面常常有较为详细的记述,其内容一 提要是目录著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简短的 般包括字号、籍贯、仕履,有的还记载其学术渊源与 字概述一部典籍的内容与作者的大致情况,并评价其他著作。如冯椅记李光口: 其特点与不足,可以说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宋元时谥庄简。绍兴中谪岭南,著书十卷,自号读易老人。 期,冯椅等人在编制易学专科目录时,同样也很重视 对提要的撰写,其目录学价值的另一个方面,也正在字器之,学于司马君实。”【4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