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阳沽酒客:泸州童谣的民俗文化

童谣 儿歌 2023-10-13 16:05

刀豆花

刀豆花,发芽芽

先拜婆,后拜妈

妈妈养个娇娇女

放在城头官官家

官官出城骑白马

小姐出来戴金花

一首儿歌童谣,勾起了儿时的记忆,多少年这些泸州本土童谣,在没有文字的记录下,却被人们口头传说,外婆唱给妈妈,妈妈再唱给孩子,一代又一代,比财富更加实在的被流传下来。

江阳沽酒客作为泸州民俗文化研究者,对童谣和民谣这块一直饶有兴趣。

童谣和民谣都是来自民间,童谣,是为儿童作的短诗,强调格律和韵脚,通常以口头形式流传。在过去许多童谣都是根据古代仪式中的惯用语逐渐加工流传而来,或是以较晚一些的历史事件为题材加工而成。后来则成了日常生活的积累,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流传了许久不变的童谣,当年的孩子或许已经早已老去,又或者进入耄耋,又或者为人父母,只有这些童谣如山中的精灵一般,永远不老,一直被传唱。

今天江阳沽酒客,就来给大家聊一聊泸州的童谣,这个充满乐趣的民俗文化。

其实在全世界各民族和文化中,都有童谣的记录。比如中国的《三字经》,更像是童谣集大成者,而西方的《一闪一闪小星星》等。也在他们的国度经久不衰。

民间童谣的文化价值有哪些_民俗童谣文化有哪些_童谣与民俗文化

2008年6月7日,北京童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见这种一度被认为幼稚的,哄哄孩子的玩意,原来具有如此宝贵的价值。

韦昭注的《国语·晋语》有云:“童,童子。徒歌曰语。”又与泸州关系深厚的明代巴蜀大才子杨慎《丹铅总录》卷二五里道:“童子歌曰童谣,以其出自胸臆,不由人教也。”

很好的解释了,“童谣”是指传唱于儿童之口的、没有乐谱、音节和谐简短的歌谣。

它的叫法很多,如清人杜文澜在《古谣谚·凡例》中,把“儿谣、女谣、小儿谣、婴儿谣”等都归入“童谣”一类。

此外,其他古籍中还有称“孺子歌”、“童儿歌”、“儿童谣”、“孺歌”、“小儿语”、“女童谣”等的。名称虽不同,内容都是一样的。

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童谣,甚至于没有文字的族群都有童谣。传统童谣属于民间文学之一,应该是包含在民谣中。基本上童谣没有很明确的范畴和界限,凡是民谣中适合孩童听与唱的都可以归类为童谣。

当然,童谣的创作者未必是儿童,不论是成人为儿童制作,或是本属于成人的民谣,只要是被儿童乐于接受或模仿、而活跃于儿童口耳之间的,都可以将它视为童谣。童谣通常带浓厚的地方特色,诙谐幽默、音节和谐、形式简短,读来朗朗上口。

《诗经》大序说:“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歌谣是人类企图强化表达喜怒哀乐等情绪,藉由语言的自然节奏,所表现出来的美化语言。这种人类的天性常因民族、年龄、身份、环境等而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但是,以语言为基础却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

然而,将语言的自然节奏进而演化为具备音乐结构的歌曲,却不是儿童所能胜任。因此,不论自发或摹仿,儿童能力所及也止于“谣”的阶段,而谓之“童谣”。至于成人制作、配曲的便是“童歌”(或儿歌)。

说简单,通俗点,但不一定科学:“童谣,应该是由一代代人口耳相传的,在儿童口中传唱的,带浓厚的地方特色,诙谐幽默、音节和谐,形式简短的读来朗朗上口的歌谣。”

民间童谣的文化价值有哪些_民俗童谣文化有哪些_童谣与民俗文化

童谣历史悠久,最早始于《诗经》魏风园有桃——“心之忧矣,我歌且谣。”《列子》中记载的《康衢童谣》,据说是我国传说中的圣人尧时的童谣。

《古今事物考》说:“《列子》曰:‘尧乃微服游于康衢,闻儿童谣……’谣之起,自尧时然也。”有人认为《列子》这本书不一定可靠,只承认《国语·郑语》中记载的《周宣王时童谣》才是真正最早的童谣。

即使如此,童谣也有了近三千年的历史。在我国文学史上,能够与它比“老资格”的,就只有《诗经》中的某些篇章了。

纵观中国古代童谣的历史,可以发现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在明代以前,所有的童谣几乎都是政治童谣,不同程度地都是政治斗争的工具,它们与儿童的生活简直不相干;

比如《三国演义》第六回就有: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这首童谣,一看就是有人刻意为之,教小孩子念的,而陈胜吴广弄的“陈胜王,大楚兴”更是用狐狸来传播,增添神秘色彩。其实都是一种手段,古代人可能认为儿童是一张白纸,说出来的话更加容易成为谶语或者预言和能引起骚动。

大约从明代开始,在继续发展政治性童谣的同时,产生了一批真正反映儿童生活的童谣,或者说。这时才有人有意识地开始创作和收集真正意义上的童谣。

不过江阳沽酒客以为,明以前大概也有非政治性的童谣,只是由于无人搜集记录下来,所以就湮灭了;即使记下来一点,也往往被附会到政治中去了。

明代是我国资本主义因素大量产生的时期,当时有一批人,冲破宋元理学的束缚,思想比较解放。他们的视野扩大到了前所未及的许多领域,加上当时印刷业的兴盛,童谣的创作或收集也就有了较好的成绩。现存我国最早的儿歌专集是明代吕坤于 1593年编成的《演小儿语》,此后,这方面的专集才逐渐多了起来。

从现有材料看,我国古代童谣大体上呈现出“两多两少”的状况:乱世多,盛世少;王朝末期多,王朝早期少。

像魏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元代,政治上黑暗,内外战争频繁,国家分裂,生灵涂炭,反映这一时期政治斗争的童谣也就比较多。在每一个王朝中,一般又是末期比早中期多,像秦末、汉末、元末、明末等时期,都是童谣大量流传的时候。

今天流传下来的童谣,其实让我们更加轻松和愉悦,它更符合小孩子的观点,看待事物的方法,沽酒相信大部分还是大人进行创作,孩子模仿,但是也有自己进行加工。

沽酒客在收集泸州童谣的时候,就发现这一点非常明显,而且地域特色十足。

文章开头讲的“刀豆花”,就是川南常见的一种豆类蔬菜。而另外的一些童谣也能看出跟日常生活和孩子之间的关联性非常强。

比如通过用手指点孩子的五官唱的一首童谣,即是一种逗乐,又很有趣的教孩子对五官进行了分别,并且有了拟人化的技巧,这首童谣是这样唱的:点子眉堂,眉贵花堂,睛官下水,牙官退堂。

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意思吧,其实就是用手指点着小孩子的眉毛,指眉毛富贵,花堂,指发际线省的好,而睛官代表眼睛,下水就是流泪,牙官自然是牙齿,退堂,代表换牙了。

又如教认身体的方式,也用各种诙谐有趣的比喻:大拇婆(大拇指),而指拇(食指),中三娘(中指),菜小姐(无名指),幺姨娘(小指),中坑圹(手心),牵牛洞(手腕),转牛弯(手臂弯),青蛙眼(手臂肌),挑担子(耳朵),听声音(耳),看四方(眼)童谣与民俗文化,闻香气(鼻),吃糖糖(嘴)。

虽然都没有提到具体的学名,但是这种方式,在唱的时候就刻意指到说的部位,还是做了形象的比喻和功能说明,让孩子觉得更加有趣,也更容易记忆和领悟。

也有感叹岁月,童心不灭的如《公公何时变少年》:八十公公进花园,手握花枝泪涟涟,红花绿叶年年在,公公何时变少年。

更多的是小孩子自己过家家玩耍的时候,喜欢说唱的那些童谣,比如:

《望着老师哭一场》:花脸呗,花脸堂,(指小孩子之间贪玩弄脏了脸),背起书包上学堂,书包柯(放)在桌子上,望着老师哭一场,老师问我哭啥子,我要吃砣花生糖。

《看到看到要过年》:红萝卜,咪咪儿甜,看到看到要过年,过年倒好耍,萝卜煮嘎嘎(肉),敲锣鼓,吹花号,又耍龙灯,又放炮。描绘了旧时候川南泸州过年的场景童谣与民俗文化,短短几句话,一副民俗风景被白描的手法勾勒出来。

童谣与民俗文化_民俗童谣文化有哪些_民间童谣的文化价值有哪些

《菜子花开有疯狗》:小朋友,快点走,菜籽花开有疯狗,谨防疯狗咬一口。这首儿歌则是有安全提醒的意义,当年农村喂狗,可没有打什么疫苗,而且不知道什么原因,每年菜籽花开的时候,总有一些狗狂犬病会发作,所以催生了这首儿歌。

另外比较著名的还有:萤火虫,屁股亮,打起灯笼下泸州,泸州又好耍,顿顿吃嘎嘎。以及纳溪的《爬海歌(螃蟹)》:弯的河,顺的河,河湾顺河永宁河,沿河一带有爬海,背上背个硬壳壳,八个小爪爪,两个大脚脚,幺妹来挑水,夹到幺妹脚,痛又痛的很,甩又甩不脱,这个爬海也实在太万恶。

还有一个泸州的版本我记得是:一个爬海八呀八只脚,两个眼睛定定砣,夹到幺妹的绣花脚,哎呀甩也甩不脱。

这些童谣已经根植在了老泸州人的心里,当然沽酒客写的只是有部分,还有很多并没有写完,看到了的朋友,不知道有没有勾起你的回忆,想起那些曾经带给你欢乐的童谣儿歌呢?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