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天人合一”是国人耳熟能详的一个词

天地 合一 2024-03-22 16:11

周易天地气交理论_周易中的天地_周易天地官网

周易中的天地_周易天地官网_周易天地气交理论

易经

“天人合一”是国人耳熟能详的一个词,也代表了自古以来国人所秉承的独具特色的世界观,听起来很大气周易天地气交理论,但要清楚的把其中的内涵讲出来,却并非易事。下面我将从两个方面来讲解这个内涵。第一个是从易经的纯哲学理论体系的视角进行抽象讲解。第二个是结合《黄帝内经》中的相关内容讲解,以便大家对这种看似抽象化的理论有一个具体性的认识。第一:从易经方面来解析天人合一的哲学理论基础。《周易*系辞》有言:“天尊地卑周易天地气交理论,乾坤定矣”。古人用乾卦代表天,坤卦代表地,乾坤就是太极的两仪,而太极是一体的,那么也就意味着乾坤是太极分化出来的两个部分,他们在太极这个层面上是一体的,并且它们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在两者的关系中,乾卦处于主动地位,乾卦的变化会引起坤卦相应变化,因此,坤卦处于从属地位,故此有天尊地卑之说,这里的卑是顺从之意。以上是简述天地之间的关系,在易学中,其实就是乾卦与坤卦的关系。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古人讲的天不是我们眼睛看到的天上的太阳月亮和星星这么简单,它还包括了在这些天体之间所存在的被古人称之为气的一种存在,用现代科学来讲,或许就是现在发现的这些天体之间的引力啊,电磁力啊之类的东东。另外,我们讲时间的时候,往往会认为是天体规律的运动造成时间的规律性变化,其实天体的规律运动背后就是天体引力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是时间规律变化的根本,现在科学发现了引力,但却无法解释引力的产生原因及其本质问题。

但这个话题引申下去涉及的面比较广,而且问题也比较深奥,我们就此打住,下面开始讲人。众所周知,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但在我国古代则有完全不同的认知,古人认为人是由天地精华之气所生成的,前面咱们讲了在易学体系中,天地分别由乾卦和坤卦代表,那么他们的精华就分别是坎卦和离卦,天地中这两种精华生成了人,从而使天地和人之间产生了密切的联系。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在易学思想体系中,天地和人之间的密切的联系,这是天人合一的哲学理论基础所在。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所谓天人合一,其实也是天,地,人三者合一。因为如我们前面所言,天和地的关系中天为尊地为卑,故此,天人合一中只言天不言地。从以上的解析中朋友们可以知道,天人合一的理念本质就是在讲乾卦坤卦和坎卦离卦之间的互动关系,至于他们之间如何互动,这在易学中有相关的论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研究探讨。简单的举个例子那就是道教中的修行,往往就是讲究坎卦(代表肾,五行为水)和离卦(代表心,五行为火)相交,最后达到纯阳之体,其称为真人,这就是八仙中吕洞宾为什么道号叫“纯阳子”的原因。在《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有一段关于不同生命状态所达到的天人合一程度的描述,供朋友们品味:“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第二:从《黄帝内经》中的相关内容来感性认知天人合一的理念内涵。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一个基本的常识,那就是黄帝内经的医学核心理论,是建立在易经的哲学基础之上。例如,在《黄帝内经*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中有言:“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这里的“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就是咱们上面讲到的乾坤相合而生人的另外一种表述方式。当然,《黄帝内经》中还有许多相关内容,可以证明其与易经之间的关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看。下面我们简单讲一下,天人合一,在《黄帝内经》的中医理论中的一些表现。首先我们知道天地间有四季的变化,而四季的变化,会带来草木的枯荣,这是我们用眼睛可以看到的,那么,作为天地之间的人而言,我们自身的身体会随着时间变化吗?从中医的角度讲是肯定的,在中医的经络理论中,人体的经络会随着四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例如,春天的时候,我们的足厥阴肝经就比较旺盛,夏天的时候,我们的手少阴心经就比较旺盛等。

在《黄帝内经*八正神明论篇》中就有关于月的圆缺和人体经络之间的微妙关系,原文如下:“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当然,大家要注意,这里的月亮的阴晴圆缺的内涵,不仅仅是代表的月亮自身的运动,而是代表了天地之间各种相互联系的力量之间的一种规律性的变化。在《黄帝内经*诊要经终论篇》中也有相关论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看。下面再举一个例子就是《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中所言:“故天有精 ,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 ,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天气通于肺,地气 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 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象雷,逆气象阳,故治不法天之纪 ,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当然,天人合一的理论影响非常深远,不仅仅是在古代中医的理论中有应用,在汉代董仲舒所著的《春秋繁露》中也有具体的体现,此著作代表了儒家政治理念,而天人合一也成为古代治国体系中的一个基本理念,所以,古代认为有天灾的时候,往往就是因为帝王没有治理好国家,从而导致臣民人心不平,乃至天地间阴阳失衡,这种天地阴阳不和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各种自然灾害,从无形变成有形,这也就是《道德经》中“有无相生”的道理吧!好了,以上就是简略的罗嗦了一些,其实这个内容还没有展开,如果展开的话篇幅会比较长。凡是引用的《黄帝内经》内容都没有解读,就靠朋友们自己通过阅读去体会其中的内涵吧。下一篇咱们讲一下古代天文历法中“天人合一”理念的表现有哪些?此文仅是个人学习过程中的一些理解,供大家参考交流,有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

周易天地官网_周易天地气交理论_周易中的天地

周易中的天地_周易天地官网_周易天地气交理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