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关中地区传统民间文化人际传播及其形态的传播形式

传播 民间 2024-04-12 11:07

摘要:传统民间文化的分布总体上呈现地域性的特点。民间文化的人际传播,是特定区域传统民间意识形态对于人际传播的显性与隐形交融的综合展现。本文立足于关中地区传统民间意识形态的传播形式,尤其是对其中文化因素的考量,对该地区传统民间文化人际传播及其形态进行分析,期冀对陕西地区乃至西北地区民间文化的传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关中地区;民间文化;人际传播

人类传播活动从本质上可分为两大类: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人际传播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1]149一切其他形式的传播都是人际传播的某种延伸或变形。从社会形成的过程来看,“社会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2]13而这种交互活动,皆以人际传播为基础。可见,“人际传播”是由传播学研究范畴内某一划分标准而催生的一种传播类型,它在人类传播活动中发挥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

一、人际传播与民间文化

对于人际传播的定义,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学界各有论述。有学者将人际传播定义为“一个人运用语言或非语言信息在另一个人心中引发意义的过程”。学者李彬在《传播学引论》一书中称“所谓人际传播,一般是指人们相互之间面对面的亲身传播……用施拉姆的话说,是两个人(或两个人以上的人)由于一些他们共同感兴趣的信息符号聚集在一起”。[1]147

人际传播中传受双方的情感关系是建立在即时、直接、面对面的交流环境下,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传播形式来实现的。美国学者史蒂夫?莫滕森认为,在人际传播过程中,传播的表现形式依照传播者是群体内部还是群体外部成员而有所不同,系统内外之别让系统外部的成员及其思想难以进入系统内部,系统不易遭受影响和破坏,从而确保系统的平衡和稳固。[3]35

由此可见,系统或地域范围内的成员间平等沟通、和谐相处的前提不仅是拥有相同的话语体系与风俗习惯,还应具备高度相似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些思想和行为上的一致性,使得成员间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感,群体间产生的共鸣也十分有利于与周边地区文化的兼容并蓄,进而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当代语义背景下的关中地区大致包括宝鸡、咸阳、西安、铜川、渭南五个地市,其民间文化的人际传播有着自觉和不自觉的两种方式。如果从传播的5W模式来看,人际传播通常发生在男女之间、亲友之间和邻里之间,是传受双方的主体,传播渠道通常是面对面的亲身传播,传播内容或是嫉恶如仇,或是弘扬赞美,或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等,传播效果则是基于地域范围内的文化认同而能够引起受传者的共鸣。所以,关中民间文化的传播主要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当地民众作为传受双方对本区域广泛传播和延续下来的民间文化有着高度的认同感,使得关中民间文化的人际传播顺利发展。

二、关中民间文化的多元人际传播形态

关中地区,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众多帝王将相的陵墓,有着丰富的历史宝藏,是国内外瞩目和向往的陕西民俗文化代表性地区。[4]

厘清关中的地域和历史文化范围,就可以对区域内多元的民间文化传播形态进行分类研究。因关中地区历史文化悠久,传统民俗表现形式呈现多元繁荣样态,容量极大,很难具体分类,本文将其划分为语言传播与非语言传播两大类。

(一)语言传播

语言传播是民间人际传播的最主要类型。口头传递式的人际传播是面对面的、个体间的交谈形式,如约见、拜访等。这种方式在人际传播中占比最大。

一是方言。在某一地域范围内,口口相传是最质朴的人际传播方式,这种口头传播不仅发生在空间范围内的成员间,在时间范围内也是最基本、最常见的,譬如长辈一代对晚辈一代的言传身教等。方言,作为一种口语的地方变体,有着强烈的地域色彩,其产生并成长在民间肥沃的生活土壤中,在实现系统内成员间无障碍沟通的同时,还能增进当地人民的情感交流。越是偏远,越是文化历史悠久的地区,其方言越是不容易被其他地域内的成员所理解,尤其是一些无法用汉字书写出来的生僻词,因为这是当地人民世代流传下来的集体智慧和生产生活体验的结晶,当小众范围内的人们通过方言交流时,所谓民间人际传播就在发生。关中地区的口语人际传播以陕西话为主,譬如西安美食Biángbiáng面关中语言的民俗禁忌,biang字是一个合体字,无法用普通汉字输入法写出来,因其制作食材是关中麦子磨成的面粉,口感劲道爽滑,且制作过程中有biang、biang的声音,因而得名。biang字的发音属于陕西方言,对于东部沿海地区的民众,尤其是从未耳闻或到过西安的这部分人来说,就很难理解它的意思。

二是区域性的民间文学。民间文学,是由口头语言创作和传播演变而来的,最初发韧于区域,除了极优秀的、又经长期流传为全民共享的外,大都在区域中沉淀下来。口头语言创作是在文字出现之前,广大劳动者无法使用文字,只能用口头语言去表达、沟通、交流与传播,但却有着无法完整记录下来供日后查阅的弊端。后来,随着文字的出现和普及,民间文学作品得以完整记录并保存下来,但在不少场合,仍需用口头语言歌咏或讲述广大人民熟悉的、千百年来不断传承的文学作品,如民间传说、歌谣等。

一定意义上说,口头文学是与人类语言共存亡的,只要人类用语言来交流思想,并表达对事物的看法,口头文学就必然存在。比如,生活中发生一件奇特、动人的事件,或者一个人有不寻常的遭遇,就会在社会上广为流传。而在流传的过程中,始终离不开语言作媒介,或者说语言就自然成为文学表现的工具。关中地区文化积淀层深厚,口头文学种类繁多,有极为丰富的歌谣、谚语、故事。

就拿民间故事来说,民间故事的地域性相对模糊,这里的模糊指的是没有明确的地标界限,譬如广泛流传于陕西省内的民间故事,在陕南、关中、陕北各地区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流传,并且都有它各自的优劣势。关中地区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自然地形成了民间故事广泛流传的辐射中心,在这里,影响最大的要数女娲造人、伏羲兄妹结婚的民间故事,有着深厚的历史文明与原始文化的背景,[4]且民间故事的起源与流传都离不开语言传播的推动作用。还有广为传唱的各类民间歌谣或民歌,对当地的人际交流起到的就是一种信息传递的作用,因其曲调或悠长高亢,或粗犷奔放,或韵律和美,一般而言,其传播效果好于直接的语言表达。

(二)非语言传播

美国学者詹姆斯?凯瑞将“传播”解读成两种不同的内涵:一是以控制为目的的传递观,二是作为一种神圣典礼的仪式观。例如,存在于“西北民俗文化土壤中的一棵园艺奇葩”——戏曲,早在北宋年间就出现了萌芽状态,后逐渐发展至以元杂剧为主的第一个黄金时代,这期间,通过戏曲向世人讲述的很多传奇、灵怪的故事关中语言的民俗禁忌,都给后人以警示作用,这应该是民间风俗文化传播的一种“传递观”;而像关中地区特有的一些祭祀仪式等,因为它是被神圣化了的活动,带有宗教的色彩和渊源,故而应属于传播的“仪式观”。

一是非语言的民间艺术。民间艺术的创立、发展、传承都是建立在一定语言基础上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其表现形式的单一语言化,它包括民间工艺美术以及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戏曲中非语言的音调、姿态等多种艺术形式。这种传统的民间艺术传播与审美接受都是一种“人—人”关系的直接性、亲历性及群体化的表达,而且在整个创作、表演、传承等各个流程都是一种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呈现民间人际传播最直观的样态。

在民俗文化事象中,民间工艺美术的开发潜力最大。关中地区的民间工艺美术种类繁多,地域特点突出,譬如,西有以木版年画、针织刺绣、窗花剪纸、社火脸谱等闻名的民间工艺美术之乡西府,东有以面花、拴马桩为代表的东府。中部地区最有名的就是户县农民画,它已成为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瑰宝。此外,华县皮影、蓝田玉雕等也是关中民间工艺美术品的主要财富和当地人际传播的重要形式。

二是民俗仪式与信仰。在人际传播中,家族和家乡是人际传播中最常见集体,传播者将其烙上深深的集体主义印记。家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乡是以居住地域来划分的,而在家乡、家族等特定范围内有着各自的特定风俗,这些风俗习惯成为民间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契机与方式。与这些民俗相关的节日、礼节数等都是实现有效人际传播的必涉因素。以春节为例,贴春联、看春晚、放鞭炮都是人们辞旧迎新的一些重要而普遍的仪式,而有的庆祝仪式是有区域性和局限性的。譬如,在明、清已出现并逐渐兴起的社火,至今在关中地区乃至陕西地区还在广泛流传,关中社火丰富多彩,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常见的如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等,与陕南“玩灯”和陕北“秧歌”极为相似,却同中有异、各有千秋。关中社火是一种民俗活动,通过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生动扮演的样态和形式,常常作为特殊节日的庆祝仪式,向人们展示着喜庆、祥和的民族氛围,应当属于传播的仪式观。

民间信仰也是非语言传播的一种,在古代,常常是统治者利用民众对鬼神的崇拜和信仰,用麻醉手段来统治人民、捍卫权力的一种统治工具,因其以控制为目的,故当属传播的传递观。随着历史的进步与发展,其控制目的逐渐被弱化,现已演变成参与者自发性的行为,且能够实现内心交流,并得到自我满足,但也不能忽视民间信仰传播的手段性力量,其功利性是不言而喻的。关中地区民间信仰历史悠久,传承至今。人与人之间从最直接的信息表达中寻求满足感和功利性,诸如家宅、疾病、寻物、官司、谋位、升学、婚姻、生育、辟邪、延寿等的祈求与交流,很多已然转化为特定的文化传播仪式。

三、总结

关中地区人文历史悠久,是我国区域民俗特点比较鲜明的地区,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受到外力影响而产生的转变乃至消逝也相对较小。本文立足于人际传播视阈下关中地区传统民间文化,归纳出其中几类主要形态,只是抛砖引玉,以期有识之士,对陕西地区乃至西北地区民间文化的传播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彬.传播学引论(增补版)[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2]孙琳.我国大陆地区人际传播评析[D].兰州:兰州大学,2007.

[3](美)史蒂夫?莫滕森.跨文化传播:东方的视角[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汪怡青.关中民俗文化散论[EB/OL].

本文系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利用人际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