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创刊的《地域文化研究》发刊词将地域文献定义

文化 地域 2023-12-27 15:00

2017年创刊的《地域文化研究》发刊词将地域文化定义为:“我们观念当中的地域文化,是在一定自然地理范围内,经过长期历史过程形成的,为当地人民所熟知、所认同,带有地方文化符号特点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具体说地域文化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带有地方文化符号的文化必然主要根植于地方文化产品之中。而全面系统地记述一个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地方志,毫无疑问地就是这类地方文化产品的代表。明代巨献《永乐大典》现今虽残存不足千册,但保存了大量亡佚的典籍。《永乐大典方志辑佚》从残存《永乐大典》中辑录出失传已久的地方志有900余种,其中宋元及其以前方志约180余种,其余700余种亦均为明代初期的地方志。《永乐大典》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地理总志不是方志,地方志则是这个重要符号的组成部分。地域文化研究需要地域文献、典籍作支撑,地方志编纂因其几千年绵延不断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必定成为专家学者研究地域文化不可替代的文献。

地理总志不是方志_地理志和方志的区别_地理方志包括

国家图书馆藏嘉靖年间的《永乐大典》

地方志为地域文化现实意义的研究明确了方向

地方志是发源于两汉时期的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创举,历经2000余年传承,保存下来的各种方志占中国现存古籍的十分之一。地方志不仅仅是我们中华文明成果的重要载体之一,而且它本身就是中华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方志作为连续而详实的信息记载,为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重大水利项目建设、地质勘探、资源普查、地震监测、气象预报、工程选址、文化场馆建设等方面,古老的地方志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依然焕发出无尽的生命活力。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2010年夏,三峡工程建成后,迎来了首次较大洪水的检验,洪峰峰值超过了令世人震惊的1998年的每秒7万立方米,但洪水过后堤防固若金汤。探究险中取胜的背后原因,清代孤本《万城堤志》和《万城堤续志》走入人们的视线。两部志书记载了1870年夏天让两湖平原成为汪洋的一场罕见洪水。这场洪水致使位于现在三峡大坝下游4公里的黄陵庙前的长江水位高达81米并在黄陵庙大殿的16根廊柱上留下了永久的水痕,也在它所波及的各个地方的志书中留下了记录。最终水利专家以这次长江洪水数据为依据将当今三峡工程防洪设计标准确定为每秒10万立方米流量,应该说两部古志是确保大江安澜的功臣。2022年8月,坐落于吴江东太湖的苏州大学未来校区一期校区投入使用。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大学在未来校区的设计上不仅复刻了原东吴大学校门的牌楼,将浓厚的传统元素融入到每一个教室的设计风格中,还将苏大未来校区门牌号命名为“久泳西路1号”。“久泳”二字来自于浙江嘉兴地区旧时的地方志书记载。目前可见文献中,接续唐人陆广微所撰《吴地记》的《吴地记后集》中,首次出现“久泳乡”的地名。当年久泳乡——今天汾湖片区的范围之内,恰好是苏州大学未来校区所在区域。“久泳”意为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应该沉浸其中,反复玩味和推敲,以获得其中之味。其寓意与苏州大学“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立校精神相契合。几百年前的旧地名再度受到青睐,凸显苏州历史文化底蕴的深厚。

一个地区的文明越悠久,留下的地方志就越多,可供地域文化研究的文献也就越多。如四川省《荣县志》,就有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和民国五种版本。荣县几百年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的历史在几部地方志中得到接续不断的记载地理总志不是方志,传统文化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永续传承。对荣县地域文化的研究也会从荣县的地方志中得到源源不断的养分。中华文明的发祥地黄河、长江流域是地方志编纂成果最丰富的地区。国家方志馆黄河分馆建成就印证了这一点。全馆展陈区面积10928平方米,整个场馆展陈紧扣黄河文化这一主题,再现了黄河流域的历史人文特色,场馆的主要资料支撑就是黄河流域的历代地方志。将历史文献内容转化为展馆内容,本身就是地域文化研究的成果,不仅传承了黄河流域文化,其生动鲜活的手段也对当下之人起到了教育的作用,增强了人民的文化自信,也体现出地域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

地理志和方志的区别_地理方志包括_地理总志不是方志

《荣县志》(光绪重刻本)

系统研究地域文化,可以把本土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特点挖掘出来,让本土居民了解和认同,让当地的人们从特色中找到加快发展的路径,认清发展的优势,做大做强。如西湖的龙井茶、景德镇的瓷器、遵义的茅台酒、兰州的百合、和田的玉器等都是独特的地方产品,在地方经济中占有一定份额。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具有磁铁一般的力量,吸引着八方来客。例如人们去嘉兴最想看的是代表红色文化的南湖红船、到江浙一带必去的地方是代表水乡文化的周庄和同里,到黑龙江不能不去看代表冰雪文化的哈尔滨冰灯和太阳岛雪雕,到西藏一定要看代表高原文化的布达拉宫,这些都是吸引国内外游人的独特文化符号,也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地域文化研究是地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是传承地域文化的有力推手,是提升文化认同的梯子,更有助于提高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影响、长期积累的过程。其中,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的根基和源泉。没有文化认同,就不可能坚定文化自信。地方志之所以流传千年,就是因为被各地的人们一代代接受和认同,进而得到传承并不断地编纂下去。地方志蕴藏着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地方志服务现实的案例鲜活多彩,为地域文化现实意义的研究明确了方向。

地方志为地域文化中物质文化研究奠定了坚实资料基础

我们祖国幅员辽阔,因为经纬度的不同,东西南北的自然环境呈现出明显的特点,山地、平原、丘陵、江南水乡都具有各自独特的风貌,甚至一个地域内的自然风光也各具情态,如同处黑龙江界域,牡丹江市和五大连池市的风貌截然不同。有人把中国地域文化区划分为新疆荒漠-绿洲文化、内蒙古草原文化、东北黑土地文化、青藏高原文化、黄土高原文化、华北平原文化、四川盆地文化、江南水乡文化、云贵高原文化、华南妈祖文化,每一种文化都代表着一种自然地理特征。

各地因经纬度不同,气候迥异,生长着不同的动植物,影响着居住在这块土地上人们的饮食结构,呈现出不同的饮食特色。内蒙古草原牛羊成群,牧民们喜食牛羊肉;沿海省份渔业发达,食物中鱼类、海鲜占很大比例,为便于储存也有晾晒海产品的习惯;东北是高寒地区,半年冬天,多愿腌制酸菜、咸菜,还会晾晒干菜;江南一带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蔬菜;西南一带还有晾晒腊肉的习俗。

不同的自然环境又决定着人们的衣着。东北地区一年四季分明,尤其是冬季,20世纪冬天离不开大棉袄、二棉裤、棉帽子、棉鞋、棉手套。现在条件好了,羽绒服成为普通百姓过冬的首选,条件好的穿裘皮过冬的也不在少数。纬度低一些的河北地区虽也属于北方,但不穿棉鞋也能度过冬天。南方冬天室内温度低,即使穿羽绒服也不需东北的高含绒量。

不同的自然环境还影响着人们居住的房屋的特点。地窨子是东北旧时传统民居,当地居民选取附近有水源的山坡,在山坡上开挖2—3米深的长方形凹地建屋,屋子大半部分在地下,这种屋子冬暖夏凉。窑洞是黄土高原上特有的汉族民居形式,其中靠崖式是在天然土崖上横向挖洞,宽3—4米,深可达10多米。蒙古包是蒙古族同胞的民居,其造型独特,又方便移动,是蒙古游牧民族为了饲养的牛羊食草需要随季节变化不断迁徙而发明的特殊建筑。

自然地理、饮食、服饰、居住环境、生活习惯等都属于地域文化中物质文化研究的对象,在地方志中几乎都能够找到这些内容的所有记载。

首轮《哈尔滨市志·地理志》记述了哈尔滨典型的北方气候:“哈尔滨与全国其它省会城市相比,所处纬度最高,冬季气温最低。哈尔滨市整个冬季均在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之下,夏季则主要受副热带海洋气团影响,春、秋二季为冬、夏季风交替季节。其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哈尔滨冬季长达5个月之久,气候严寒、干燥。平均气温低于10℃的日期始于10月3日,终于4月30日,历时210天。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为-20.3℃,极端最低气温为-38.1℃。”而位于我国南部的南宁则是完全不同的,据首轮《南宁市志》记载:“南宁市地处低纬度,太阳终年辐射强,气温高,降水丰富。其特点是夏长高温多雨,冬短温暖干燥,无霜期长,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年平均气温21.6℃,极端最高气温40.4℃,极端最低气温-2.1℃。”两地气候特征在首轮志书中都有记载。

首轮《黑龙江省志·方言民俗志》这样记载当地人的居住特点:出于冬季御寒取暖的需要,“火炕”成为北方地区各民族房屋设置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黑龙江外记》卷六记载:“屋内三面皆炕,烧之室自暖,不然,虽煨红炉、寒气不散。地下四时坚冻,即三伏,炕必一、二日一烧,否则腰膂间易致疾,疾甚,须以热炕烙之。”并说“久烧之炕,洞中积有煤炭,往往随烟出筒,燃烧庐舍,故炕必一岁一掏,谨修之乃无患”。在记述服饰中写道:“皮张制服,是黑龙江省诸多民族服饰的突出特点。这与北方寒冷的自然环境和原始的渔、猎、牧、畜业生产有着必然的联系。”

首轮《南宁市志》在综合卷记述了当地的服饰“唐代以后一直流行唐装。南宁汉族群众的衣着一般选用苎麻或棉花为原料织成的布料缝制,只有少数富家豪门使用丝绸。衣服为自纺自织自染自缝,染料亦以当地种植的蓝靛加工制成。鸦片战争爆发后,外国棉纱几乎取代了传统的手工纺纱,人们都用它来织布缝制唐装,染成蓝黑色。遇到亲戚喜庆或丧事,必着长衫前往,以表敬意。”对居住条件也做了描述:“自古以来,汉族居住建筑形式以庭院式硬山搁檩结构为主要特色。清代以前,其建筑材料多为土砖砌墙茅草盖顶的悬山式平房,平面呈‘口’字形,中间为露天庭院,四周为房间,后排流行三开间,正中为厅堂,是主家待客、就餐、祭祀之室,左右两侧为卧室;前排两侧为厨房和储藏室。也有的三开间为组合,中间为堂屋,两侧为卧室兼储藏室,前面为厨房和猪圈或牛栏,两边筑以围墙,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小庭院。清代以后,建筑材料逐渐流行青砖砌墙、木构梁架及小瓦盖顶……乡村汉族流行聚族而居,自成村落,一村一姓或两姓,同姓(即同家族)住房相互毗邻或相连。”

自然环境情况也是古代方志记载的重要内容。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安徽人郎遂编写了《杏花村志》,此志共有16个子目,全面记述了杏花村的自然、人文、社会等方面的情况,并配以12幅杏花村美景图,《杏花村志》是被《四库全书》唯一收录的村志。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省、市、县的疆域都处于变化之中,而村镇却可能几百年、几千年没有改变,杏花村就属于这样的村落。2021年进入安徽省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认定候选名单的古镇有11个、古村21个。清代陶煦纂《周庄镇志》、康敷镕纂《青海志》和《杏花村志》一样都被专家学者认定为地理类文献。研究地域文化不能不研究地域的自然状况,而载有一地地理内容的志书为地域文化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料。除此之外,古今志中还记载了饮食、服饰、居住生活习惯等。

地方志把记述的对象限定在一个特定的区域之内,地域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这个特定地域的物质文化。地方志是地域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理应成为地域文化研究的重要依托。

地理志和方志的区别_地理总志不是方志_地理方志包括

《杏花村志》

地方志为地域文化中非物质文化研究奠定了坚实资料基础

地域文化中非物质文化研究的对象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建立在物质文化之上,也必将通过地理风俗、生活习惯、语言、建筑风格、文学文艺作品、人物等有形可见的东西体现出来,进而提炼归纳出一地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心理状态、理想人格、审美情趣等精神成果。

志书中对非物质文化的记载内容也相当丰富。《汉书·地理志》中,将中国划分为秦地、魏地、周地、陈地、赵地、燕地、齐地、鲁地、宋地、卫地、楚地、吴地、粤地等13个风俗区。各地风俗不同,甚至一地之内的风俗也不同,如司马迁所言: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在浙江省海盐县现在还有两种风俗,其一是早晨吃一碗羊肉、喝一杯白酒,在江南地区实属罕见。因为在海盐县澉浦镇曾经有一条叫澉水的河流,是南宋时期杭州湾最重要的港口,外来的、海外的客商比较多。当海船靠岸,一群船员会进店,要上酒肉,美美吃上一顿。久而久之这一风俗就流传下来。其二是澉浦镇有一种特殊的活动,过去结婚、春节都要搞,一个冬天几十场,参加者都是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他们坐在一起吟唱古老的海盐腔,这是明代以来南方戏的表演形式。据说,这种濒临失传的唱腔是昆曲最早的原型之一。这两个当地习俗都被南宋绍定三年(公元1230年)澉浦人常堂编写的乡镇志《澉水志》记载下来。这是中国至今能看到的最早的乡镇志。

妈祖是护佑中华子民在航海、远洋过程当中平平安安的海神,是被东南沿海、台湾、南洋民众以及漂洋过海的移民崇拜的神灵。供奉妈祖既是一种风俗,也是一种信仰。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莆田举人林霈任台湾凤山县教官,当时台湾府开始兴建妈祖天后宫,而自认是妈祖后裔的林霈认为,仅仅修建几处祭祀场所,似乎还不足以让台湾民众真正了解妈祖,于是求助父亲林清标考察、搜集妈祖的生平事迹,编撰了《天后志》上下两卷,经朝廷敕封得名《敕封天后志》。志书包括了妈祖的生平事迹、神迹传说、历代皇帝敕封等内容。不仅让台湾民众全面认识了妈祖林默,也成为今天了解妈祖文化最权威的文献。妈祖文化自此在台湾盛行。可见,非物质文化对后世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

有专家说,“今天习称的齐鲁文化、中州文化、燕赵文化、三秦文化、关东文化、陇右文化、西域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两淮文化、巴蜀文化、岭南文化、黔贵文化等地域文化形态,大多数是在秦汉风俗区域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每一种文化都在一个特定区域内各领风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齐鲁文化指向的地域与今天的山东省大体相当。而山东地方志在记录、传承齐鲁文化方面可圈可点。山东地方志渊源可上溯到鲁之《春秋》,但后人已不可见。于钦修于元代的地方志《齐乘》是山东现存最早的地方志,为全国名志之一,有元、明、清三种不同刻本,共六卷,含沿革、分野、山川、郡邑、古迹、亭馆、风土、人物等八方面内容,精神文化内容占了很大篇幅。山东现存地方志尚有597种,占全国现存方志7%。除10种是全省的通志外,余下按区域来讲,分布在全省各府州县和镇乡等117个行政单位范围内。这些方志,大都是明代弘治至民国年间(1488—1936年)所修纂的。期间还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方志,如马肃主修,顾炎武参修的《康熙邹平县志》,周永年、李文藻主修的《乾隆历城县志》等。《乾隆历城县志》共五十卷,首一卷。卷首有圣制、宸翰及图。正文包括总纪二卷;地域考三卷,其中考一为沿革、星土、疆界道路、里社,考二为户口、田赋,考三为风俗、物产;山水考四卷;建置考四卷;古迹考五卷;艺文考四卷;金石考三卷;封建表一卷;职官表一卷;选举表四卷;袭爵表一卷;貤封表一卷;宦迹录一卷;列传十四卷;轶事一卷;异闻一卷。堪称历城县的百科全书,精神文化有关的内容尽显其中。齐鲁大地,人杰地灵,群星璀璨,数千年来,涌现出孔子、孟子、墨子、李清照、辛弃疾、蒲松龄等一大批推动中华文化发展的杰出人物,既有政治家也有文学家,这些人物都是齐鲁地域历代地方志的着墨重点,也是点睛之处。他们的思想、歌赋传承至今,启迪着一代又一代国人,甚至影响着中国和世界。我们今天能认识、了解这些人物的事迹并继续发扬他们的精神,都是地方志的传世之功。

《复兴文库》丛书

习近平总书记在《复兴文库》的序言中指出,修史立典,存史启智,以文化人,这是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一个传统。地方志的功能之一就是存史,存地方之史,成为记录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研究地域文化的重要文献。依托新、旧地方志开展地域文化研究必将取得丰硕成果,不仅能促进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实现各地优势互补,增强地域文化自信,还能丰富中华优秀文化宝库,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信。

(作者系中共哈尔滨市委史志研究室副主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