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秘史》:人类精神的延绵与作者个人的精神

罗马 希腊 2024-04-10 15:17

人们谈论书籍的时候,总是感情深刻的。这本《书籍秘史》看似是史希罗多德《历史》的文学性,实则是饱含感情的,伊莲内·巴列霍巧妙地将书籍的历史、人类精神的延绵与作者个人的精神成长史混合在了一起。表达感情不易,用文字表达感情更不容易,然而伊莲内·巴列霍做到了。那位写下《人类的诗篇》的诗人塞萨尔·巴列霍同样用文字将感情表达得淋漓,伊莲内将其引入自我的血缘关系之内,且用一种不同于塞萨尔的方式表达着流淌在血液中的感情。

这是一本非常吸引人,能让人一直读下去的书。尽管伊莲内把作品分为希腊罗马两部分,但实则在散文中,她已将罗马之后的时代浓缩在其中,毕竟,希腊与罗马是标准,是地基,是过去也是未来。

令人印象深刻的第十九章名为“我的故事,由他人讲述”,这章主要由埃斯库罗斯《波斯人》开始,引出世界历史上永恒的东西方之间的冲突,接着讲述第一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与他的巨著《历史》。恰好这本《历史》我也读过,文中伊莲内·巴列霍每每对希罗多德的惊讶与由衷的赞叹也曾是我所感到惊喜过的。读这章的时候突然决定,这本书之后要和希罗多德的《历史》摆在一起。一本是历史的鼻祖,另一本是承袭其衣钵的作品。

关于古希腊,另有一章,叫做“喜剧和我们对垃圾场的亏欠”,本章从介绍埃柯《玫瑰的名字》开始,引入文学史中极为遗憾的一件事,那就是喜剧的遗失:“亚历山大图书馆书目中收入的大部分文学体裁都是严肃的,甚至庄严”。喜剧不易为正统所喜,尤其是当喜剧讽刺的对象是权威与统治的时候。阿里斯托芬生逢雅典的黄金时代与没落,自他之后,喜剧的讽刺、调侃对象变成了普通人或希腊时代的奴隶、对统治与权威无所影响的人。

从这么一章就能看出伊莲内·巴列霍不仅仅是在写关于书的历史,她关注的是书所承载的内容与思想,但她不是以时间顺序来客观讲述,而是有着极为强烈的个人情感在其中,这使得她的文笔非常具有感染力,同时能够跨越古今,在陈述有关古代书籍历史的时候,尚能与今日做对比。

希罗多德历史的史学价值_希罗多德《历史》的文学性_简述希罗多德的史学思想

伊莲内·巴列霍对现实问题总是保持着很高的关注,并且从经典中发掘出话题来回应。比如从马克·吐温的作品被修改为洁本延伸到那位提倡文学审查的哲学家柏拉图,“柏拉图的教学内容精神分裂到让人吃惊,可以说是自由思想与专制冲动的爆炸性组合。”作者的凝练程度真是惊人,与此对应的是内容的丰富。伊莲内·巴列霍认为,就算不让孩子们阅读那些“不适合”的文本,孩子们也会从现实中、尤其是学校中认识到这些。这一点真是让人点头称是。

书籍能拯救人,那些在集中营、那些身陷绝境的人,许多都靠曾经的阅读、文学的只言片语挺了过来。文学对于人们来说是一种救赎的存在。然而,书籍也可杀人。二十二章到二十四章都与死亡有关。二十二章提到了那些“诱惑”读者去死的作品,甚至包括了洛夫克拉夫特那本虚构的《死灵之书》,以及狂热粉丝的玩笑。“我们喜欢把书想象成危险品、凶器,是令人不安的物品,但书首先是脆弱的物品。”这一章还提到了那些与书有关的恐怖活动和对宗教典籍的态度引起的国际危机。

说到宗教,接下来一章“三毁亚历山大图书馆”中的一幕更令人唏嘘希罗多德《历史》的文学性,希帕提娅被那些极端的基督徒惨无人道地以私刑处死的一幕,实在可以说是无数宗教迫害中最令人胆寒的场景之一。同时,“希帕提娅被私刑处死标志着希望破灭、博物馆及其汇聚所有书籍、所有思想的梦想终结于亚历山大港野蛮的骚乱。”人们迫害那些异见者,对于不同的文字也要销毁殆尽。“救生艇与黑蝴蝶”中列举了许多次令人难以接受的焚书、禁书之事,以及轰炸图书馆,狙击去图书馆抢救图书的市民们。

简述希罗多德的史学思想_希罗多德《历史》的文学性_希罗多德历史的史学价值

罗马与希腊的区别大于相同。希腊好奇,“希腊想象未来”,罗马务实,“条条大路通罗马”。罗马人武力与谦虚并举,征服各地然而承认自己的不足,吸收异族的高明之处,尤其是对于希腊文化的顶礼。这样的结果是,希腊文化反过来又重新塑造了罗马。尽管罗马对希腊文化推崇备至,然而那些与文字相关的工作却无一不由奴隶完成,罗马的自由人如果从事文学或艺术,会被蔑视。这是很奇怪的事情,作者也没有告诉我们罗马人的心理到底是怎么样的。

第二部分的第六章“年轻的大家庭”直到第十章“两个伊斯帕尼亚人:第一个粉丝和年迈的作家”构成了一个奇妙的巧合:从读者起,从作者终。在第一部分的时候,作者写了许多古代的图书馆,到了第二部分,则关注了许多古代的书店。罗马帝国时期,就已经有了书店;1世纪开始,就有了手抄本,装订方式与我们如今的书籍几乎一样。读者中有喜欢传统书卷的,也有喜欢新型手抄本的,书店并不厚此薄彼,而是往往两者兼有。

在“纸质书的童年与成功”中,作者继续探讨新旧并存的态势,如电子书与纸质书的并存。同时提醒我们,电脑、平板、手机这些产品,它们的先祖也是书。就是以这样的态度,作者注视着书籍的秘史。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